【沙氏家谱源流】云贵沙氏辑证 二
- 中华沙氏网 2013年5月24日 万家姓
4、寻甸沙琛,洪武十七年任土知府,疑是沙人部族,而沙人恐是江南后裔。
《明史》卷314《列传》第202《云南土司二》:寻甸,古滇国地,僰刺蛮居之,号仲紥溢源部,后为乌蛮裔斯丁所夺,号斯丁部。蒙氏为寻甸,至段氏,改仁德部。元初,置仁德万户,后改府。洪武十五年定云南,仁德土官阿孔等贡马及方物,改为寻甸军民府。十六年,土官安阳来朝,贡马及虎皮、毡衫等物,诏赐衣服、锦绮、钞锭。十七年以寻甸土官沙琛为知府。二十三年置木密关守御千户所于寻甸之甸头易龙驿,又置屯田所于甸头里果马里,联络耕种,以为边备。是后,土官皆按期入贡。
按:此为明以来,云南见诸史志之第一人,未明其所属。是东川?是安顺?是赛氏后人?还是出于沙人部落?不得而知。不过,我们或可以,以历史论历史,也许,能够探得一些微奥。
在我的心目中,因此地距离东川和安顺都较近,是以,我疑其是东川或安顺族人之一。而此地离赛氏聚族之沙甸较远,故较不看好。这不是出于跑马圈地的需要,也不是对赛氏之沙有什么偏见,实则是因为有深层次的原因。
这个原因,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寻甸附近有一在明清称为“沙人”的部族。
所谓的“沙人”部落,是指首领为沙姓的彝族部落。此种判断并不虚妄,自宋及元明乃至今天,沙人部族居住地域有沙姓,是有史实和现实给予支持的。这应就是这一带多沙姓土司的直接因素。
据查,云南曲靖一地,除寻甸外,尚有马龙州土知州沙氏、亦佐县土知县沙氏、亦佐县土县丞沙氏。而亦佐县(今富源)有沙氏,是得到证实的。富源县后所小冲有沙姓族人聚居的自然村,或可证明此地沙氏。
因沙人部落涵盖较广,基本上自曲靖而南,整个南盘江流域,都是沙人部族。这些地域,包括师宗、罗平、泸西、丘北、文山、砚山、广南、富宁等等。
关于沙人的第一个历史记载,是《元史》。《元史》卷125《列传》第12《忽辛传》就记载:“...广南酋沙奴素强悍,宋时尝赐以金印,云南诸部悉平,独此梗化。忽辛遣使诱致,待之以礼,留数月不遣,酋请还,忽辛曰:‘汝欲还,可纳印来。’酋不得已,赍印以纳,忽辛置酒宴劳,讽令偕印入觐,帝大悦。...”
注意,此时是大德初年,而忽辛乃赛典赤第三子,而“广南”的地域所指,正是这处于滇黔桂三省之间的三边隙地沙人区域。元时,此地设有广南宣慰司,即今广南、富宁、邱北、砚山县部分。
《忽辛传》至少可说明三点:一,沙姓人取得沙人部落的控制权,是得到过南宋政权的认可的。二、迟至大德初年,沙人部落才归附元朝,在周遭均以属于一统的环境中,沙人部落如非强悍,恐怕早已化梗为软归入天朝了。三、此记同时还说明,此地沙人首领之沙奴,是一个自宋而入元的人物,显然和赛氏无有关涉,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且据此分析,我们还可以确定,元至正十七年出现的维摩州土知州沙济,应是沙人首领。因为,元代的维摩州的治境就在今天的砚山、丘北一带,这一区域也正是我上面所说的沙人分布区域。
假如,我的判断是不对的,假如东川和安顺也没有向这里发展,即沙济不是沙人,那么,就只能是赛氏之沙,但这断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赛氏部族,在元为国中右族,几代人秉云南大政,氏族势力十分强大。这个辉煌的豪富家族,怎会有子孙到蛮部去呢?而赛氏之沙形成的时期正是在元中期,二三十年间怎会有沙姓子孙沦为土官了呢?更甚者,是自谓自己为土人呢?
显然,原始沙人部落地区之沙姓,是和赛氏没有一点关联的。这就是,我排除赛氏的根本原因。
也许,有人说,明时沙姓土司不仅这些?其他地区还有啊,难道这其中不会有一个两个吗?
我的说法是:确实,其他地区沙姓土司还有不少,但是,其为赛氏子孙的可能仍然近乎零。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赛氏几代人执政云南,氏族势力之强大为当时罕有,光姓氏就有十四个之多,而沙只为其一。显而易见,总长一省之政的赛氏,其氏族必然优于各族,其居住里第必然不会和蛮夷相混,其占据之地必是富饶之乡,其氏族入万山阻隔的部落地区而沦为土人的可能性,必然是很小很小的。从后面附表中可以看出,其他地区的土司,多是在永乐时期乃至以后才出现的,虽然,参沙国珍条,这些年代也不一定个个准确,但是,反映一个大概,总还是说得过去的,因而,也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的。
我们不要忘记,明朝征云南,是在洪武十四年,这时,中土之统一,已经十三年了。十三年之久,云南未归附,至少某种程度上反映,延掌元朝政柄的蒙古西域氏族,主要是西域各族,即回部人,是不想归附明朝的,而这个回部的脊梁应就是赛氏氏族。否则,明朝无需在十几年之后才派出几十万大军出击云南。
而且,明朝入滇后,几十万大军并未回撤,而是据卫而守之。到永乐间,才有少数云南军撤回,随同扫北。这说明,其时云南在军政上是有压力的,这个压力在云南的土司制度上也有某种程度的反映。即云南的土官势力相对于贵州,较为弱小,享有世袭权利的土司更是凤毛麟角。贵州之土司为何多世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明朝大军一到,即行归附,并且追随大军出击云南,战后叙功,自然功在千秋,故多世袭。而云南相对而言,则多是实行土流结合的政策,虽也奖励先进,恐怕这个家门口的盟约,多是识时务而得来的。我想,明朝如果军力足够,恐怕这点好处也是不能给的,可惜其力有所不及,故有沙琛一类的任命。而赛氏至今未见归附明朝的记录,本在剪灭之列,无功奖之以何呢?因此,我排除赛氏之沙为云南土司的可能。
而且,这些土司,也必不是明初随军入滇的江南沙姓军人后裔。因为,随军入滇的,官之可以,而谓之为土,则不相宜。虽然,几代之后,有可能化为土人,但是,明中期以后,云南唯一的沙源家族,也是如上所述的,是出于沙人部族,所以,我们基本可以断定,云南之沙姓土司多是出于沙人部族也。
至于,在蒙自沙姓土司曾经统治过的土地上为何有赛氏之沙,即沙甸,我想,不外是从省城逃离而定居的可能。
那么,这些沙人部落地区的沙姓,是怎么来的呢?这个问题历史没有回答,不过,有一个事实,或许说明问题,即沙人部族绝大多数并不姓沙,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前面在定义沙人时,所讲的,即只是其首领姓沙。那么,这些沙姓首领又是从何而来呢?是内部产生的?还是外来的呢?现在讲不清,而历史也少有记载。不过,另外一个事实,大家或许能有所联想,那就是,沙人部落和安顺沙氏同处盘江流域,安顺沙氏属北盘江,而沙人之沙属南盘江。一水之两梢,地域相连,水脉相通,又同为沙姓,又史、记各志同出于宋,此两者之间的得无关联乎?!
且广南酋之素强悍,和我江南始祖沙世坚之素武勇,和我祖沙全之能战、沙家枪冠江南,和安顺沙营其先之军功以及后来的称霸一方,是何其相近也。出于沙人部落的沙源,在明晚期的表现不也是这样的吗?!
因此,我推断,沙人部落之沙姓,定和江南有关。且很可能就是宋末落脚此地的安顺沙氏的进一步发展。当然,也不排除东川的可能。抑或和安顺、东川同去者,可能还有其他人。这些都是可能。为此,需要大家发现各地的碑记和家谱加以印证。但是,先不管他,到底是哪一支去的,有一个背景需要申述。
即,宋末沙姓士人到达的、现在分属云贵两省的区域,在当时,则是在宋人控制之下的一块隙地。在西边南边,大理早已归附蒙古;而金沙江以北的四川,也为蒙古所有。而宋人的注意力全在北边的四川,所以,对安顺、曲靖东部以及广南西路维摩州一带的控制是较为弱小的,《宋史》后段几不见这方面的记载。我想,具有家族武艺的沙姓人,乘机征服一定的部族,是很有可能的,而且也是有时间的。平珠洞沙家的归附,是在大德元年,而广南沙酋的归附,也在大德期间。自四川抗元,致有“泸州事件”,使我江南沙家士人分散南北,时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而大德初年,正是1297-1300年左右,几乎四十年的发展,应该是可以统一诸部而长之了。这个不是靠人口的自然的繁衍,而是靠武力。武力是不需要时间的。而出于四川抗元军中的沙姓将领,传承下的沙家武艺,对付些些蛮夷是不用废什么力气的。世坚公在广西,“(蒙)光渐不敢寇边者,累年”,就是最好的注解。我想,广南沙奴一定是为宋朝出过力,即宋朝从未实际控制过这个地区,在大理归附蒙古之后,沙姓人控制这一地区,实有为宋开边之功,故宋朝才赐以金印。这实在也和曾经流配广西而凭武艺复官的世坚公非常相像。假如云贵之初真是流配,而广南也和安顺一支的话。
观广南酋之名,不雅,这或许是元人记述择字有误,抑或是为了融入氏族之需要,安顺西堡第一代长官名沙卜恪,可能也是如此。然西堡和江南之关系紧密相连,我想,广南沙氏例外的可能很小。但是,细观广南后裔的名字,沙济、沙琛、沙钦、沙共,以及沙源,其用字,概不是文化落后之氏族所可能有的。
以上,我借寻甸土官,勾引出对于云南沙姓土司的氏族研究,其意本不在排除寻甸是否是赛氏后裔,而是借机引起注意也,即沙人之起源可能就是安顺之分流,再上之追溯可能是在江南也。边民之沙,其出处可能是很单纯的,而非每个民族沙姓都自成一家也。
但是,云南沙姓研究又应较各地为复杂,其他地方沙姓研究是难在家族史失传,而云南还苦于,三支沙姓混居,居地犬牙交错,几不可细分。
说到细分云南沙氏,还需注意一点,即赛氏之沙为回族;而我江南之沙,也可能是回族;安顺、东川沙氏,则汉也。江南之沙,虽和安顺、东川同出一源,但是,分手25年之后,江南改为回族,此沙氏之大端,故云南不能仅以民族,还应结合区域、历史乃至家族口传来加以区分。
据个人心得,云南沙氏或可以分成五块,即东川的汉族江南之沙,楚雄一带明初披回族身份而实是汉姓的江南之沙,沙甸等地的赛氏之沙,保山沙澄出于南京柳树湾的江南之沙,以及可能出自江南的广南之沙。因广南和安顺的地缘关系,故云南之沙支派虽多,而源头则不过赛氏和江南两种。
据云南土司制度研究,明代除沙源一系、曲靖以南地区的沙姓土司以外的其他沙姓土司,附表如下:
维摩州土知州(1357--?)
沙济 10 丁酉 1357
阿迷州土知州(1383--?)
沙保 6 甲申 1404
沙虚 20 庚寅 1410
沙费 11 乙酉 1465
嶍峨县土知县(1383--?)
沙头 14 辛未 1391
沙护 6 乙酉 1405
蒙自县土知县(1370--1523)
沙钦 13 庚戌 1430
陆凉州土知州(1383--?)
沙共 17 丙申 1416
罗雄州土知州(1383--1587)
沙陀 12 甲午 1414
分享按钮>>【沙氏家谱源流】云贵沙氏辑证 一
>>【沙氏家谱源流】云贵沙氏辑证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