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233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21位。 全姓溯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的泉府之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据史籍《鲒琦亭集•全氏世谱》记载:“全氏出自泉姓。” 西周时期,人们称钱币为“泉”,因设有泉府之官,负责掌管货币交流和集市贸易,隶属于地官府司管辖。 在泉府官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职官称谓为姓氏者,称泉官氏,后来因“泉”字同音通“全”字,故有人改泉为全,称全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 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全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地名叫全邑,因有全河而名,境内有龙山,即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龙山镇,早年周武王姬法进攻商纣王时,曾在该地休整、喂牛。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子、齐王李佑起兵谋反,李义满之子李君球率部据守平陵县城以抵抗李佑。事件平息后,唐太宗夸赞李君球,并改其县为全节县,以旌表李君球之忠。在李君球的支庶后裔以及居于全节城之住民中,皆有以地名为姓氏者,称全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 源于朝鲜族,出自汉朝时期朝鲜半岛百济国大将全燮,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全燮,汉族,原为西汉辽东郡襄平(今辽宁辽阳老城区)汉军的一员副将,职为亭长。 在西汉末期王莽篡汉之后,辽东地区大乱,全燮不满新莽政权,遂归附于辽东的南扶余国,后又追随高句丽创建者东明王朱蒙之子扶余•温祚,成为后来在西汉惠帝刘盈六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五年之间(公元前18~公元29年)成为百济国的开国功臣,被百济温祚王赐地环城(今韩国首尔),封为环城君。传至全燮的第八代孙全善,又被百济王封为旌善君,赐地旌善(今韩国旌善郡)。 到了全燮裔孙全洛,居然又在后梁末帝朱友瑱贞明二年~后晋出帝石重贵天福八年之间(公元916~943年)成为了高丽朝鲜的开国功臣,被创建高丽政权的高丽太祖(神圣大王)王建赐地天安(今韩国天安市),封为天安君,并赐姓王氏,全洛在自己的邑地内曾致力于推广汉文化,特别是后来的北宋文化。 传至全燮的第二十七代孙全公植,封邑桂林(今韩国汉江)。至全燮的第二十八代孙全淳,封邑圣山(今韩国京畿道三圣山)。 如今,朝鲜、韩国全氏家族庞大,除了环城、旌善、天安、桂林、圣山这五个垂直世系的本贯,还有其它的罗城(今朝鲜开城)、扶余(今吉林松原)、成川(今朝鲜成川郡桧仓)、玉山(今韩国玉山前峰)、玉川(今朝鲜罗先市)、完山(今韩国全罗北道完山州)、龙宫(今黑龙江尚志)、竹山(今吉林延边竹山)、平岗(今吉林长白十八道沟)、合昌(今韩国汉城)等诸多横向分衍的支派,都是始祖全燮的后裔,在朝鲜半岛形成一个十分庞大的全氏家族。 至明、清时期,大批全氏族人因不堪忍受李氏朝鲜的压迫,纷纷内迁中原,一些被高丽王当年赐姓为王氏者也恢复原本汉姓全氏,世代生息繁衍,形成了今东北三省地区、以及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区的朝鲜族全氏主源。 第四个渊源: 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时期释教都总统乞台萨理,属于长者赐改姓为氏。 元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少数民族宗教首领,名叫万全。 万全,原名叫乞台萨理,畏兀人(今维吾尔族),父亲是阿鲁浑萨理,祖父是阿台萨理。当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伏定西域回军之时,家族随之至燕地(今河北、北京一带)。当时畏兀国王亦都护请于朝,尽归其民,成吉思汗诏许之,遂复西还。 乞台萨理则承袭先业,不仅统领部族民众,还随汉家佛教大师深研佛学。待乞台萨理学成之后,由于他精通经、律、论,因此由其老师赐其汉名叫“万全”。 到了元朝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万全被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赐封为释教都总统,拜正议大夫、同知总制院事,加资德大夫、统制使。万全在其位上一直到七十岁圆寂。 万全的儿子在父亲圆寂之后,以父亲的受赐汉姓为姓氏,称全氏,在其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中,亦多有沿袭全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杭噶坦氏,亦称杭阿覃氏,世居罗和迈兰(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草原东北部与辽宁交界处),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anggata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全氏。 ⑵.蒙古族布古鲁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ugul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全氏、甫氏等。 ⑶.蒙古族布忽纳惕氏,在明朝时期即冠汉姓为全氏。 第六个渊源: 源于满族,出自满清王朝开国元勋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爱新觉罗•济尔哈朗的后裔子孙中,于清朝中叶即有改冠汉姓为全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全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满语为Ciwangiya Hala,世居盖州(今辽宁盖州),所冠汉姓即为全氏。 第八个渊源: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苗族、赫哲族、锡伯族、裕固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全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全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得姓始祖 泉府官、全燮、万全(乞台萨理)、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迁徙分布 全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人口约四十四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27%左右。 全氏先人在汉朝时期主要落籍于浙江钱塘地区,是当地的望族,后繁衍到东吴时期,便已经遍布了吴地(今江浙地区)。之后到了唐朝时期,部分全燮后裔朝鲜全氏族人回返祖国,大大增加了全氏一族。到了元、明、清诸朝时期,维吾尔族乞台萨理一族,蒙古族杭噶坦氏、布古鲁特氏、布忽纳惕氏、以及满清“黄金家族”爱新觉罗•济尔哈朗一族中又有多人改汉姓为全氏,使全氏真正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族。 今广东省的湛江市,河北省的邯郸市、高碑店市、迁安市,浙江省的衢州市、温州市、新桥县、嘉兴市平湖县、绍兴市,山东省的临沂市、济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贺州市、柳州市、贵港市桂平县、兴业县、平南县,黑龙江省的大庆市、齐齐哈尔市,天津市,上海市,北京市,安徽省的宿州市,江西省的金溪县、南昌市、抚州市、高安县,江苏省的赣榆县、高邮县、扬州市、盐城市、徐州市、苏州市吴江区、镇江市句容县,湖南省的汉寿县、衡阳市衡南县、茅市县、醴陵市、怀化市沅陵县、张家界市、永州市、龙山县、常德市汉寿县,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市、五原县,贵州省的安顺市西秀区、遵义市,青海省的湟中县,云南省的昭通市,广东省的广州市、湛江市廉江县、德庆市、化州市,河南省的息县、淅川县、南阳市、开封市、漯河市,湖北省的阳新县、宜昌市、武夷山市、通山县、南漳县、武汉市邓楠县、汉南区、恩施市、钟祥市、襄樊市襄阳区,四川省的资阳市乐至县、蓬溪县、渠县、凉山州,海南省三亚市、万宁县,甘肃省的通谓市,辽宁省的朝阳市,重庆市的潼南县、开县、黔江区,河北省的唐山市,福建省的福州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吉林省的通辽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均有全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号 郡望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是上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朝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 钱塘郡:秦朝时期始置钱溏县,治所在灵隐山麓,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及以西一带。南北朝时期的陈朝祯明元年(丁未,公元587年)改置钱溏郡。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废钱溏郡置为杭州,移治到钱唐(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浙江省杭州市)。唐朝时期将“溏”改加“土”偏傍为钱塘。民国时期,钱塘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辛酉~壬午,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 钱塘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钱侯堂:均源自三国时全琮,父亲给他几千斛米到集市上去卖,他全部救济了穷人。全琮后来做了奋威校尉,领东海太守,加绥南将军,封钱塘侯,官终大司马左军师。 绥南堂:同钱侯堂。 宝默堂:资料有待补充。 全姓家谱文献 浙江鄞县全氏世谱,(清)董秉纯撰,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山东德州全氏支谱六卷,(清)金俊书等修,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宝默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鄞县全氏世谱,(清)董秉纯撰,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北京图书馆、苏州大学图书馆。 浙江鄞县鄞桓溪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全翼凤、全孙嘉等纂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六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萧山全氏家谱,(现代)全光泉纂,1995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全姓字辈排行 辽宁沈阳全氏字辈:“荣德山景秀世文章”。 辽宁本溪全氏字辈:“国德福占奎洪”。 辽宁大连全氏字辈:“尚仁厚希”。 辽宁鞍山全氏字辈:“庭锡维明利”。 山东临沂全氏字辈:“如广(家)宗(金)建传先德(得)庆(向)昌允希明运兴建国正慎私仁忠常”。 山东青岛全氏字辈:“民保振文成盛”。 山东莱西全氏字辈:“政修启本”。 湖北荆门全氏字辈:“永炎志士昌正本从文”。 湖北武汉全氏字辈:“邦家名义显息起必鸿张士学绍先德星光永定强”。 湖北宜城全氏字辈:“永炳德广兆中国(先)世泽万代齐文明”。 江苏高邮全氏字辈:“生子文如玉……季”。 江苏吴江全氏字辈:“德震兴继勇茂忠义堂”。 四川渠县全氏字辈:“百世本同枝子才来自宋荣朗启衡阳景旻宜尔众为单仁永用世大良孟仲本宗彰继述先德裕宏昌孝友承家庆声名膺国光”。 四川全氏一支字辈:“百世本同枝子才来自宋荣朗启衡阳景旻宜尔众为单仁永用世大良孟仲本宗彰继述先泽裕宏昌孝友承家庆声名膺国光”。 湖南醴陵、衡南全氏字辈:“先德裕(玉)宏昌孝有成家庆”。 贵州安顺全氏字辈:“学仙成朝希正永昭维德广大自应心豪”。 河南淅川全氏字辈:“敏华志元昌人丰兆气祥”。 云南昭通全氏字辈:“江怀胜利昌贤银定凯传演开客庆庭少万正家邦”。 江西南丰全氏字辈:“仁义孝起振兴家德积善余庆昌绍世泽”。 全氏一支字辈:“邦家名义显息起必鸿张士学绍先德星光永定强先德裕宏昌”。 全氏一支字辈:“世否少先德兴光永定强”。 全氏一支字辈:“春和发几祥文行忠信立光宗显廷邦”。 四川郫县全氏字辈:“应宏单德家中(宗)大学仕守为先” 资料有待补充 全姓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源自泉府; 望出钱塘:全联典指全氏的源流和郡望。 弃官避乱; 赈困招亡:上联典指三国时期吴国的钱塘人全柔,东汉末灵帝时举孝廉,官尚书右丞,董卓之乱时,弃官回家。孙策入吴后,他带兵归附,历官丹阳都尉、桂阳太守。下联典指全柔的儿子全琮,字子璜。父亲曾让他带米数千斛到市上交易,他却全部赈济给了穷困的士人和贫夫。后官奋威校尉、东安太守,数月之间,招集流亡万余人,加绥南将军,封钱塘侯。官至右大司马左军师。 五言通用联: 清内经之学; 振名士之风:上联典指隋朝时期的人全元起,精于医道,治病多以《内经》为根据,一时士大夫无不敬慕如神。著有《内经训解》。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上海人全思诚,字希贤,少年时就以文章出名,知识广博。洪武年间以耆儒征召入朝,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七言通用联: 受易精老庄之学; 上书振名士之风:上联典指隋朝时期的全元起,精于医道,治病多以《内经》为根据,一时士大夫无不敬慕如神。著有《内经训解》。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上海人全思诚,字希贤,少年时就以文章出名,知识广博。洪武年间以耆儒征召入朝,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八言通用联: 翰苑清才,学储渊博; 岳州孤女,念切淮湖: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全祖望,字绍衣,一字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省鄞县人。乾隆年间进士,初为翰林院庶吉士,因受权贵排斥,辞官归家,主讲端溪书院,读书著述一生。研究宋末和南明史事,并留心乡土文献。用十年时间续修黄宗羲《宋元学案》,又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对史料校订有所贡献,另著有《经史问答》等。下联典指南宋度宗皇后全后,会稽人,是宋理宗母亲慈宪夫人的侄孙女。服侍父亲往返于江湖,备尝艰辛。被理宗召入宫中,咸淳年间册封为皇后。与人提到父亲时,她曾说:“父亲可念,淮湖的百姓尤其可念啊!” 布衣孝子,声名传外; 白袍将军,骁勇冠群: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孝子全大城,金谿人。字希孔。父寝疾数月,大成衣不解带。时曾祖母及祖母俱在堂。后祖红眼病患目盲,大成日夕以舌舐之,得复明。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寿春镇总兵官全玉贵,镇远人。每战辄衣白袍,骁勇冠群,世称:“白袍将军”,以比之唐薛仁贵。 刺史承恩,牧民有道; 右丞去乱,洁已不污:上联典指后蜀时期的文州刺史全师雄,成都人。宋帅王全斌,不恤军务,蜀人若之。师雄率众十余万,战败全斌。蜀人称道。下联典指三国时期吴国的尚书石丞全柔,钱塘人。汉灵帝时举孝廉。值董卓乱,弃官归。孙权入吴,柔举兵先附,表为丹阳都尉,后为桂阳太守。 有志学成,义田注老; 不乐仕进,草堂三石:上联典指元朝时期的学者全谦孙,字贞忠,鄞人。与弟晋孙同学于陈埙之门,私淑杨简,自谦孙父汝梅、兄鼎孙、季弟颐孙、及鼎孙子耆,三世置义田赡宗人,谓之“义田六老”。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学者全整,字修斋,鄞人。修明杨简之学,不乐仕进。居剡源第五曲,颜其室曰“三石草堂”。永乐初,征修《永乐大典》不就。有《三石山房集》。 句余土音,学者良友; 内经训解,治疾验方: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学者全祖望,字绍衣,鄞人。雍正举人,乾隆举鸿博。有风节,于学靡不贯串,有《校水经注》、《句余土音》、《鲒琦亭集》等。下联典指隋朝时期的名医全元起,精于医,名与巢杨相埒。治法一本《内经》,一时士大夫无不敬慕如神。著有《内经训诂》。 全姓名人 全姓历史名人 全柔:吴郡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全柔在东汉灵帝(公元168~188年)时举孝廉,补尚书郎右丞,董卓之乱,弃官归,州辟别驾从事,诏书就拜为会稽东部都尉。孙策到吴,柔举兵先附。策表全柔为丹杨都尉。孙权为车骑将军,以全柔为长史,徙桂阳太守。 全琮:(公元198~?),字子璜,全柔之子;吴郡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三国时期吴国将领。 当时中州士人避乱至南方,依从全琮而居者数以百计,全琮辄尔倾家财以给济,贫富与共,于是远近显名。后孙权以全琮为奋威校尉,授兵数千人,命其讨山越。 全琮募得精兵万余人,出屯牛渚,孙权以全琮为奋威校尉,授兵数千人,使讨山越。因开募招,得精兵万余人,出屯牛渚,稍迁偏将军,时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之前。 孙吴黄武元年,魏国使曹休领舟军大出洞口,孙权使吕范督诸将相拒,全琮常带甲仗兵,伺候不休,并与徐盛击破敌兵,杀魏将尹卢。因功迁为绥南将军,进封钱唐侯。不久又与陆逊合击曹休于石亭。 孙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因“丹杨、吴、会山民复为寇贼,攻没属县,孙权分丹杨、吴郡、会稽三郡险地为东安郡,以全琮领太守。全琮至职,明赏罚,招诱降附,数年中,得万余人。” 孙吴黄武七年(公元228年),“权召琮还牛渚,罢东安郡。” 孙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全琮迁卫将军、左护军、徐州牧。孙权步夫人生二女,长曰鲁班,字大虎,前配周瑜子循,后配全琮。全琮“既亲重,宗族子弟并蒙宠贵,赐累千金,然犹谦虚接士,貌无骄色。” 孙吴赤乌九年(公元246年),全琮迁右大司马、左军师。全琮为人恭顺,言辞未尝忤人,既见亲重,赐累千金,却仍然谦虚接士,貌无骄色。 孙吴赤乌十二年(公元249年),全琮病逝。 孙亮继位后,立全尚之女为皇后,钱唐全氏仕途上达到鼎峰。按《三国志•卷五十》记载:“以尚为城门校尉,封都亭侯,代滕胤为太常、卫将军,进封永平侯,录尚书事。时全氏侯有五人,并典兵马,其余为侍郎、骑都尉,宿卫左右。自吴兴,外戚贵盛莫及。及魏大将诸葛诞以寿春来附,而全怿、全端、全祎、全仪等并因此际降魏,全熙谋泄见杀,由是诸全衰弱。” 全氏在孙吴末年失势后,历东晋南朝基本上没再浮上政治舞台,见于列传的仅南朝陈时的全缓一人。但全氏在钱唐仍生生不息,世代繁衍。 到门阀政治已经终结的唐朝,全氏复以著名的郡姓之一载入史册。 全元起:齐梁间人。著名南朝时期医学家。在史籍中,有作“金元越”或“金元起”的,其姓皆为讹字,实为全元起。据《南史•王僧儒传》称,全元起在注《黄帝内经•素问》之前,曾就砭石一事造访王僧儒。他的《注黄帝素问》,为中国最早对《素问》之注解。该书虽佚,但宋林亿等在校正《黄帝内经》时,尚得见其书,并引录其《内经素问》篇名次序。全元起医术高明,当时有“得元起则生,舍之则死”之誉。 全皇后:宋理宗母慈宪夫人侄孙女;会稽人(今浙江绍兴)。宋度宗的皇后。略涉书史,知古今。幼从父全昭孙知岳州。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秩满归,道经潭州,为元兵所困。逾年,围解事平,至临安。会忠王议纳妃。臣僚遂言全氏侍其父昭孙往返江湖,备尝艰险。其处富贵,必能尽警戒相成之道。理宗以母慈宪故,乃诏入宫,问曰:“尔父昭孙,昔在宝间没于王事,每念之,令人可哀。”后对曰:“妾父可念,淮、湖之民尤可念也。”理宗深异之,语大臣曰:“全氏女,言辞甚令,宜配冢嫡,以承祭祀。”宋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农历12月,册为皇太子妃。宋度宗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农历1月,册为皇后。宋咸淳五年农历3月,归宁山阴,恩赠宗亲族人。宋咸淳十年,宋度宗逝世,宋恭宗立,册为皇太后。宋亡侯,她随从宋恭宗入朝于燕京。后为尼正智寺而终。《宋史》有传。 全谦孙:字贞忠;鄞县人(今浙江鄞县)。元朝学者。他与其弟全晋孙一起在陈埙门下学习,喜好研究杨简之学。 全谦孙之父全汝梅、兄全鼎孙、弟颐孙及全鼎孙之子全耆,三代人都置义田赡宗人,时人皆谓之“义田六老”。 全良范:字心矩;山东沂洲人。明朝大臣。明万历中期乡试第一,登进士第,累进河南按察副使兼管河道。时汴口水患数年,全良范莅任三月,遂着治绩,建平成店四十里,以忧旋里。后值白莲教之变,捐资守城,沂人咸德之,尊为“中恪先生”。 全整:字修斋;鄞县人(今浙江鄞县)。著名明朝学者。喜好研究杨简之学,不愿入仕。永乐初年,明成祖征召他编修《永乐大典》,他不愿就职。他称他的书房为“三石草堂”,著有《三石山房文》。 全大城:字希孔;江西金溪人。明朝大孝子。他的父亲重病数月,他衣不解带,日夜服侍。后来他的祖母患目盲,大城日夜以舌舐眼,得以复明。 全保:满族,杭噶坦氏;清朝大臣。清嘉庆十年农历11出任湖广总督,后调陕甘总督。 全祖望:(公元1705~1755年),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人(今浙江鄞县)。著名清朝史学家、文学家。清乾隆元年(公元l736年)会试中进士,入为翰林院庶吉士,因不附权贵,于次年辞官归里,不复出任,专心致力于学术,援继讲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曾主讲绍兴蕺山书院,从者云集,后又应邀主讲广东端溪书院,对南粤学风影响颇深,是清朝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在学术上,他推崇黄宗羲,自称为梨洲私淑弟子,又受万斯同影响,专研宋和南明史事,留意乡帮文献,尤好搜罗古典文献及金石旧拓,曾编成《天一阁碑目》。著作颇丰,撰有《鲒琦亭集》三十八卷及《外编》五十卷、《诗集》十卷,还有《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经史问答》、《句余土音》等,又七校《水经注》,三笺南宋王应麟《困学纪闻》,续选《甬上耆旧诗》等,为中国文化宝库增添了许多珍贵遗产。 全玉贵:(生卒年待考),满族;湖南保靖人。著名清朝将领。 全敬存: 1883—1950年,名心地 , 别号在兹,湖北宜昌县南院乡万家河(今分乡镇金竹南垭村)人。6岁时入私塾,12岁时中秀才,被誉为“小秀才”,一时被传为佳话。 1899年入两湖书院学习。 1903年又以官费送往日本,考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炮科。 在日本期间,受孙中山、黄兴等人革命思想的影响,于1903年兵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参加南京第八师任炮兵营营长,北洋时期,被继任为北洋政府总理的黎元洪任命为总统府少将待从武官,张勋复辟后,弃职还乡,后在宜昌商民的邀请下出任商团团长。 1925年,应五省联军司令孙传芳之邀,任联军司令部参谋长。 “七•七”事变后,返回宜昌故乡,筑智悲阁、维摩精舍,事农兴学,修身礼佛,心情郁郁而写下大量抗日诗歌。 据《“小秀才”全敬存》、《抗日诗人全敬存》(熊楚洪撰)云:“(全)天资聪颖,六年间学业大进,且不说‘四书’、‘五经’已经熟悉,就连八股文章、诗词曲赋均落笔成章。当他参加县试时,主考官见来了一个报考孩童,不觉大为惊异,特地为他出了一道‘童子见’(通现)的试题,以为可难倒这位小考生。但全敬存很快就完成了这篇佳作。主考官深表钦佩,只好金榜题名。”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获悉东湖县出了个12岁的小秀才,也以为奇,除调阅试卷外,还传令召见。全赴省城叩见张总督,张问全多大年龄,全答:“小子年为十二周岁。”张又问其读了几年书,全答:“我读了十二年书。”张已明其意,仍问道:“难道你一生下来就在读书吗?”全脱口而出:“我六岁启蒙,白日读一天,晚上读一夜,读了六年,六年加六年,不是十二年吗?”张爱其才,于是吸收全入武昌两湖书院学习。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九月,全又以官费赴日留学,考入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深造,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 回国后参加留学生会考成绩优异,为阅卷者蒋百里所器重,报请主试大臣,被拔置第一名,钦赐为举人,并为慈禧太后所召见,随即同蒋一起任清廷禁(近)卫军管带,守皇宫,保御驾。 后与同乡陈裕时、黄恺元等投入反清革命,辛亥(1911年3月)广州暴动之前,他奉令去德国购回大炮,返至珠江海面时突遭海盗袭击,身负重伤,半年多方治愈。 民国元年(1912年),全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第八师参谋长,民国5年任黎元洪总统府少将侍从武官,翌年弃职还乡,与陈裕时、高桐岗合资在故里万家河修“智悲阁”,沉潜佛学,后一度出任宜昌商团团长。 民国10年(1921年)8月,北洋军阀孙传芳任长江上游总司令,司令部驻宜昌。全与孙系日本士官学校同学,由此借重孙的势力发展了商团。 民国13年(1924年),孙在南京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自任总司令。全应邀东下任联军司令部参谋长兼《联军日报》社社长,并为金陵军官学校教官。 民国15年(1926年),孙传芳部被北伐军击败,全又随孙北逃,翌年任东北讲武堂教育处处长兼炮兵科科长等职。“九•一八”事变后,全返回宜昌,不久又赴南京, 民国23年(1934年)在汤山炮兵学校任《炮兵杂志》社编辑主任兼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日军攻陷南京前夕,他丢下妻儿(抗战胜利后由人接回)只身回乡避难(一说卸任回家闲居),自称“闲道人”,以诗酒自娱,挥毫写下大量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罪行的诗,八年抗战间,计有400多首古今体诗,集为《闲园诗存》,并于民国36年(1947年)石印出版。 抗战胜利后,年逾花甲的全敬存回归宜昌城,当他来到昔日考秀才的试院龙门口时,抚今追昔,不禁口占一绝:“五十年前载笔来,试院龙门忆徘徊。驹光虽驰童心在,不见人呼小秀才。”他本想“从今忧乐非吾事,任性逍遥了此身”,但在好友余家菊的邀请下加入了中国青年党;民国36年11月又被内定为宜昌县国大代表;次年春出席在南京召开的行宪国大,但他对蒋介石不满,故选总统时投了居正一票;是年9月返回宜昌,又被聘为湖北省政府顾问(一说先后被朱鼎卿、宋希濂尊为顾问,此为荣誉职,每月发5元车马费)。由于生活无着,他便随二女婿方信昌(国民党军某部团长)迁居恩施,后(1949年2月)又赴四川雅安二女婿家中生活。1950年春病逝于成都。 全姓近现代名人 全燮:1960年生,吉林延边人。著名教育家、环境学家。 全树仁:(1930~2008),辽宁新民人。原辽宁省政协委员、辽宁省省长。1993年3月~1998年1月任辽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第十二届(1985年9月增选)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三、第十四届中央委员。 全哲洙,1952年2月生,朝鲜族,吉林龙井人。1969年12月加入中共。延边大学毕业。1968年10月参加工作。历任吉林省延吉市八道公社党支部副书记;延边大学数学系学生、校学生会主席;共青团汪清县委常委兼蛤蚂塘公社团委书记;团延边州委常委;团延边州委副书记、书记;团省委副书记、1985年1月任团省委书记;1986年11月任延边州委副书记兼延吉市委书记;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兼延边州委副书记;延边州委副书记、州长;1993年1月任吉林省副省长。2002.4任吉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2002年8月任吉林省委副书记。 全增嘏(1903-1984),教授。浙江绍兴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天下月刊》(英文)编辑,中国公学、大同大学教授,复旦大学教授、外文系主任。建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西洋哲学史教研室主任,上海市哲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专于外国哲学及西方文学。著有《西洋哲学小史》、《不可知论批判》,译有〔英〕狄更斯《艰难时世》,主编《西方哲学史》(上、下册)等。 全解放: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学会会员,曾获全国表演三等奖一次、全军表演一等奖一次、全军表演二等奖两次、全国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提名一次。 全显光:1931年生,云南昆明人。 擅长版画、水彩画、美术教育。 1955年于鲁迅文艺学院毕业,入德国莱比锡艺术学院H•马约夫教授画室攻版画,同时入W•门采尔画室学油画, 1961年毕业获“版画家”称号。历任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主办“全显光教学工作室”。作品有《早上好》、《心星》、《浓荫》、 《希望》等。出版有《素描求索》、《全显光水彩画选》,译著《罗马尼亚画家格里高莱斯 库》。1996年获“鲁迅版画奖”。 全东植: 1934年生,字云峰,朝鲜族, 吉林汪清人。擅长油画。 1 953年毕业于延边师范美术专业。 历任汪清二中教师,汪清县文化馆馆长,文工团长,县文联秘书长,延边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副教授。作品有《长白之晨》、《田间之最》 、《清》、《夕阳》等,《母亲》于1982年获全国少数民族画展佳作奖,《农家春》获1994 年首届“民族百花”美展获荣誉金奖。 全太安:1945年生, 河北蠡县人。 擅长中国画。 1968年毕业于天津艺术学院。 曾在解放军某部从事美术创作。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河北省美术工作室美术干部,河北画院业务部主任。作品有《送子务农》、《心中的歌》、《大漠风雪》等。 全汉东:1956年生,别名全注明,湖南人。擅长中国画。1982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1984年进修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史论班。现为桂林画院二级美术师。作品《山牛》获全国首届中国花鸟画展佳作奖,《南疆风情》入选′92国际水 墨大赛,《山寨》入选中国山水画邀请展。著有《略论中国绘画装饰与写实相结合的传统》 。 全祝明:1932年生,别名竹鸣,河北涿州人。 擅长中国画。 历任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石家庄市艺校、河北省美术工作室美术干部。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副主席。作品有《永不生锈》、《练硬功》、《柏坡岭上》、《群言堂》、《朱总在太行》、《太行百驴图》等。年画《欢欢喜喜过个年》获全国年画评奖三等奖。 全山石:1930年生,浙江宁波人。 擅长油画。 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留校任研究员。1960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获艺术家称号。回国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历任油画系主任,教务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作品有《英勇不屈》、《塔吉克姑娘》、《维族建设者》、《老艺人》等。出版有《全山石油画 选》、《全山石新疆写生选》、《全山石素描选》、《全山石油画肖像选》、《全山石画集》等。编著有《赛洛夫和突鲁贝尔的素描》等。 全裕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湛江基地副司令员。 全国祥:1935年生,满族;辽宁抚顺人。著名煤炭工程师、黄酒配置专家。 全花子:1943年生,朝鲜族,女;吉林和龙人。民歌演唱家。 全太安: 1945年生,河北蠡县人。196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河北画院付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东方艺术促进会副会长。曾受孙奇峰、溥佐、李骆公等指导,后师从黄胄学习中国画人物和动物。1999年被全国文联授予全国百杰画家称号。 全学锡:1947年生,朝鲜族;吉林珲春人。社会科学家。 全斗焕:(전두환,Chon Du-Hwan),号日海,1931年1月出生于韩国庆尚南道陕川郡,韩国第5任、第11至12届总统。韩国的军事独裁者。 全度妍:(1973年2月11日1992~),年毕业于首尔大学艺术学院广播电影专业。是一位具有典型韩国女性气质的演员。角色转换的幅度大,且能够迅速适应新的角色。有着金达莱花一般的香气和清淡。全度妍在银屏上展现给人们更多的是平凡、普通的形象。 全智贤:(1981年10月30日~,本名王智贤),韩国女演员,出生于首尔。全智贤早年为服装杂志模特, 2001年凭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一跃成为韩国一线女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