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网新闻】山东兖州侯氏简史
- 中华侯氏网 2018年8月29日 侯广侯子君等
山东兖州侯氏简史
侯广 侯子君 杜心广
一、侯姓源流
侯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也是一个多源的姓氏,最早的一支系上古时期仓颉的后代,即从《汉上谷长史侯相碑》所云“侯氏,出自仓颉之后”,仓颉、即苍颉,《世本》《说文解字》等书说他是皇帝的史官,是汉字的创始者,相传他是今河南省南乐县人,一说他是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渭水北岸)人,《周地记》说“仓颉姓侯冈氏,名颉。”他的后代有一支住在冯翊衙县(治所即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北彭衙村)简称为侯氏。
《新唐书·宰相世系》云:“侯氏出自姒姓。夏后氏之裔封于侯,子孙因以为氏,一云本出姬姓,晋侯缗为曲沃武公所灭,子孙适于他国以侯为氏。”这里第一条所说的“夏后氏”为古部落名,相传禹是其领袖。《史记·夏本纪》说“禹于是遂即天子们南面朝天下,国号口夏后姒如人氏,但是,夏后氏的后裔何时受封“侯”的地理位置在哪里?均不见记载,难怪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说“或云‘夏后氏之裔封于侯’,无义.未闻有国号侯进也。”第二条是说侯氏出自姬姓,系以爵为氏。《元和姓纂》《通志》等书均主此说。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晋国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西)至春秋初期,晋昭侯分封叔父成师于曲沃,造成分裂局面,历季侯、鄂侯、哀侯、小子侯、至晋侯缗。于公元前678年被曲添武公(即晋武公)杀死,其子孙逃难到其他诸侯国,以祖上原来的爵号“侯“为侯氏,又形成了一支侯氏。
侯姓的最早发源地为山西境内,其早期的生活区域主要在今河南、山东省境内。秦、汉之际,侯姓以河北中部、西部一带繁衍最盛,主要分布于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宁夏等北方省份。今日侯姓五湖四海皆有其足迹,尤以湖南、安徽、河北、辽宁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侯姓约占全国汉族侯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八。
侯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新排行第七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九。
兖州侯氏是明朝初年由山西迁来,当为仓颉或晋缗侯的后裔。
二、祖居本源及家风
据兖州侯氏族谱记载:侯氏自明初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喜鹊沃迁于山东来时共兄弟六人及至山东又分迁各处,一世祖(始迁祖)侯强是元末生人,明洪武初年大移民时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于兖州府滋阳县东束村(既今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侯家店村),侯家店位于县城西北十五公里,小孟镇最东部洸河西岸,河上建有水闸,村北定有国家测绘钢标一座,黄土平原。侯家店村民委员会驻地,辖两个自然村,据庙碑记载,“本村建于金代,原称东束村,村北有一座“大明禅寺”金大定六年(1166年)建,侯姓于明代来此落户”。六百多年间己发展为如今的数百户,数千人。明清时期迁出侯家店的后裔因族谱无记载有待考证。至清代末年其后裔迁出侯家店的主要有:侯文运一支迁居太平庄,侯希庄一支迁居沙庄,太平庄在侯家店村北一里之遥,沙庄又在太平庄西北亦里余之远,侯廷君一支迁居甄家桥,侯文藻一支迁居兖州城中御桥东路北。
侯氏家族绝大部分族人具有中华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蕴含着的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忠恕等传统美德,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多人为国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有北伐战争牺牲的烈士,抗日战争牺牲的民族英雄。有当代企业成功人士、企业管理者,有政府部门官员及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有中小学教师、大学教授、医学专家。自古以来侯氏族人秉承“积德行善,乐善好施”之家风;和“忠孝传家久,勤读人品高”的家训。古有侯云,明天启七年(1627年)发起并带领十五名族人捐款重修大明禅院;侯敬修捐款倡修峄山灵岩侯阁,免费代人诉讼,接济穷困人家,帮助有困难的人,每年过年家里要做几天几夜的饭,篜馒头、豆包发放给穷人等善举。今有侯晓旭始终铭记先辈家风,广施善德,独自捐资重修家谱,长年为兖州的教育、体育、老年事业、困难群众、资助下岗子女上大学、支援地震灾区人民等共计捐款资助几十万元;还有继承祖德,勤奋学习,默默无闻,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爱岗敬业的华章,为小孟镇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和保障,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受到镇党委、政府和全镇群众一致好评的侯家店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侯体贵,等等。
三、侯氏家谱简介
家中有谱,犹如国之有史地方有志。正史、方志和家谱是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三个相互补充的重要系统,是构成中华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悠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谱是传承历史,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关系的投影,家谱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殊产物,是记载同宗同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典籍,包括一家一族的祖源宗本,世系繁衍,迁徙分布,婚配嫁娶、行业职业、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人物传记等众多方面的资料。中国的家谱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时期。据报载,中国历代编修的家谱总数约5万多种。家族修谱的传统在明清时期犹为盛行,之后逐渐衰落,“家谱”成为一个落满灰尘的旧名词。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富民强,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日益提高,家国意识逐渐觉醒,这个沉睡的古老传统得以复苏,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目前民间修撰家谱的热情正在升温。家谱热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之后人们的‘寻根’需求。正应了“乱世藏金,盛世修谱”的古语。家谱是先辈留给子孙的传家宝。修家谱就是将自己所知道的先辈的情况用家谱的形式留给子孙,让子孙们知道一代又一代先辈的情况,为先辈和子孙们建一个永久的“家”。
每一个家族都渴望修成家谱流传后代,但修谱是件难度颇大的事情,费时、费力、费钱,续修更不易,故修有家谱留传后世的家族很少,绝大多数寻常百姓因无力修谱,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兖州侯氏家谱自明洪武年间起共修五次。第一、二次是明清时期,现文本已失传。第三次续修是清同治四年(1866年),由十五世祖文藻公手写,后十六四祖敬修公等先祖手写续录,未付印。该谱内容比较全面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主要内容有:修谱凡例、三修家谱序、祖居本原、以侯为姓说、侯氏历朝名人录、世系直接谱、七支之七敬修一支直接谱、抄录的老林碑文及文藻公写的数篇文章等。该谱历经150多年,文革期间险些被毁,是族中有识之人侯广茂、侯体贵父子冒险收藏至今,该谱是侯氏族珍贵的历史资料可谓传家之宝。第四次续修是公元1988年,是年初山西省冀城县曹公村(该村侯姓兄弟五人明初移民来山东南部)侯文斌来济宁寻找侯氏后人并协助续谱。当时济宁、兖州、金乡、鱼台、微山等地侯氏均参与,促成了上述区域侯氏1988年的续谱。1988年的谱其内容仅有世系录,因历史原因以上两谱,一册仅是手写未印,一册仅世系录,均有缺憾。2009年侯晓旭、侯广、侯体贵等族人发起侯氏家谱第五次续修,当时成立了续修家谱理事会,推选十七世祖尊经公为理事长,侯晓旭、侯广为副理事长、侯传福、侯建国、侯体贵、侯来涛、常建为理事,侯广为主修人,十八世侯晓旭自告奋勇全部出资。
自2009年12月成立续谱理事会,开始续修家谱,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收集、整理、核对、编撰,侯氏第五次续修家谱《侯氏家谱》于2010年10月顺利出版。
这次修谱期间族人代表在兖州城里、侯家店等地多次聚集共商续谱大事,2010年4月18日侯晓旭带领部分族人到邹城峄山敬修公留有书迹的南天门举行了祭祖活动。德高望重的尊经前辈根据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提出了意见,并郑重地为新家谱封面题字、开篇作序。侯晓旭在百忙之中十分关注家谱续修工作,投入极大热情,慷慨解囊,捐献资金,给予大力支持,为本次修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侯体贵、侯子常、侯子雷等不辞劳苦进行采访、登记,搜集提供了基础资料。族亲李延昌、常键也做了很多工作,特别重要的是侯广义、侯体贵提供了《三修家谱》、《四修家谱》,本次续修家谱,即以此为基础,将内容进一步充实、完善、扩展、延伸。
第五次续修的侯氏家谱录入的族人,自明朝洪武年间始迁祖侯强公起至公元2010年7月30日止。内容比较全面,版式结构比较合理。在继承老谱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有些创新发展:一是改竖版为横版,更符合现代阅读习惯;二是变手写为电脑编排,为以后丰富内容、添丁登录提供便利;三是增加世系纪要,记录族人的生平简介,以增强族谱的社会价值;四是女性入谱,体现男女平等的现代观念;五是记载族中勤奋立业、奉献社会较有影响的人物,为族人提供成功借鉴;六是在世系录中自十九代起均留有续后页,以便将暂未收集到的和以后出世的族人补录;七是家谱资料收藏方式为谱书与电子版共存;八是在附录中收编了部分族人的回忆文章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以启迪后人不忘先祖,遵公德诚信做人;九是将文藻公三修家谱中所写文章手稿等整理、复印作为附录收入,以供族人瞻仰先祖文采及书法、研究家族历史作参考。
这次修谱虽经多方考证,多次校对,仍存很多缺憾:如四世祖据传共十四人,只有准祖一人入谱,其他十三人均没发现有史料记载,不知道下落;外迁支脉只有太平、沙庄、城里支脉收录的比较齐全,其他外迁支脉尤其是迁居外省区的还没有联系上。
四、兖州侯氏字辈排行
从第八代起:自、锡、于(国)、秉(天、世)、永(善、克)、廷文(宏)修尊(希、怀)亲(传、德)、广(臣)体子来远、郡本泽润珉、平安立乾坤、英杰隆华盛、洪显府阁卿。
注:1、第十一代共23人,名讳全为单字。
2、第一至八代名讳大部分为单字,字辈无从查考。
3、至公元2009年已传至二十三代“远”字辈,在世最长辈为“尊”字辈。
4、从二十四代“郡”字辈至四十三代“卿”字辈是公元1988年四修家谱时排定。
5、关于二十四代洪字辈至四十三代珉字辈的说明:
在第五次续谱中从二十四代至四十三代字辈排行为“洪显府阁卿;英杰隆华盛;平安立乾坤;郡本泽润珉”。其来源是公元1988年四修家谱。2013年3月发现金乡县侯楼村家谱中从二十四代至四十三代字辈排行为“郡本滋润珉;平安立乾坤;英杰隆华盛;洪显府阁臣”。与兖州侯氏字辈二十字基本相同但顺序不一致。为此,2013年3月17日侯广和侯体贵到金乡县侯楼村查证并咨询我族1988年参与续谱族人,经认真研究分析,确认是我族1988年续谱时将顺序排错。正确的排序为“郡本泽润珉;平安立乾坤;英杰隆华盛;洪显府阁卿”。
此二十字的来源是:1988年初山西省冀城县曹公村侯文斌来济宁寻找侯氏后人并协助续谱时“合族协同择字二十纪取名讳”。当时济宁、金乡、鱼台、微山等地侯氏均参与,兖州侯氏也有人参与,促成了上述区域侯氏1988年的续谱。当时择字二十为:“郡本泽润珉;平安立乾坤;英杰隆华盛;洪显府阁臣”。金乡侯楼将“泽”改为“滋”,兖州侯氏将“臣”改为“卿”。
五、兖州侯氏家族世系
自明洪武年间,始迁祖侯强起600多年间,兖州侯氏己传至二十四代,发展为如今的数百户,数千人,现生存在世的侯氏家族最长为尊字辈最小为郡字辈,共有八辈。但因第四代时原本十四人,其中十三人失传和迁居外地未联系到的加之战争、计划生育等原因截止2010年10月续修家谱时入谱人数仅有1247人,在世的仅有700多人。
六、兖州侯氏历史人物
三世祖侯显,据明万历二十四年于慎行编纂的《兖州府志》记载,侯显明正统年(1441年)辛酉科举人,入揀直隶满城(今河北省满城县)教谕,当年滋阳县中举的仅有二人。
五世祖侯鈇,明太学生。
六世祖侯仲良,明致仕官(退休的官员)。
七世祖侯霓,明府庠生,
七世祖侯云,明寿官,(寿官是明清两代的一种闲职官员,在官员品阶中多为八品,相当于现在的镇长级别,是官府对于年达七十,德行著闻,为乡里所信服的老人,由乡人向地方官府推荐,地方官府奏报朝庭,经皇帝恩准,钦赐冠带和匾额,享以品级待遇,俾以荣耀。
能够钦赐寿官的人是相当少的,一是古人绝大多数活不到70岁,就是活到了70岁,不是德高望重之人,没有乡人推荐、地方政府上报、皇帝恩准都当不了寿官。)明时村东修马家桥有其书碑碑文载著作篇。明天启七年(1627年)发起重修大明禅院,带领15名族人捐款。见重修大明禅院碑:
古兖郡邑滋阳县达巷乡束村,寺一座,名曰大明禅院,创自先代圣主,至于来禩。历历千有余载,重修者不知几许,以后年远,殿宇为之圮坏,圣像□以残毁。有发心善人谢希、侯云、张炳募化十方,善男信女施舍资财,竭力修理,迄今復重修已完□□焕然一新,勒碑刻铭,垂世不朽。
捐资人:侯自勉、侯自励、侯锡公、侯自得、侯自成、侯自先、侯自思、侯自省、侯自新、侯自化、侯林、侯锡权、侯锡宠、侯邦周、侯高代(共340人捐资,余略)
天启七年(1627年)岁次丁卯九月十九日立,住持僧恒道、真花,刊字石匠宋文强、宋文升
整理说明:
1.整理所用底本,为侯体贵提供的明天启七年(1627年)重修大明禅院碑拓片。
2.原文中无标点符号,整理后加注了标点符号。
3.整理后未采用原文中的繁体字,对个别异体字、别体字、错字做了修正。
4.文中“至于来禩”原文为“至於来礻+冀”字库和现代汉语词典中均无“礻+冀”字,按词典解释“礻+冀”就是禩。“禩”同祀。“至于来禩”译为现代汉语应为甚至曾经来祭祀的意思。
八世祖侯自勉,文庠生,侯自励,武庠生。
九世祖侯锡公(1573-1634)文庠生。
九世祖侯锡邦,文庠生。
十世祖侯于东,文庠生。
十世祖侯于周,文庠生。
十一世祖侯宽,明太学生。
十一世祖侯礼,文庠生。
十一世祖侯藩,文庠生。
十二世祖侯季祥,文庠生。
十三世祖侯永山(1736--1846)字仰止,清乾隆二十八年生,敕授征仕郎,乾隆年间在兖州府做一个从九品的小官,从兖州小孟侯家店迁居兖州中御桥东大街建立了自己的住宅开始了侯氏城里支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十三世祖侯善化,文庠生。
十四世祖侯玫,文庠生。
十四世祖侯佩,侯家店村塾师,清贫一生教读后辈,德高望重。
十四世祖侯廷珍(1801--1875)字聘堂,清嘉庆六年生。曾经在兖州府当过从七品的文官。
十五世祖侯文珂,清太学生。
十五世祖侯文藻(1823--1888)字摛春,清道光三年生,敕授文林郎,曾经在兖州府当过七品文官。清同治四年(1865年)主持续修族谱。著有《农家知敬祖敦本传》、《劝富户读书尊敬先生》、《劝合族屈死止讼文》等二十余篇文章。
十六世祖侯风修,清太学生。
十六世祖侯敬修(1856-1939)字可亭,清咸丰六年生,敕授文林郎,曾任兖州孔教会会长,至圣庙司乐官,山东法政校员。一九三九年辞世享年八十四岁。至侯敬修先生在世时家里在祖籍侯家店有土地二百余亩,寨子村土地数十亩,在中御桥东大街府河南岸有侯家大楼等房产,文庙街有家庙,家庙里供奉着侯氏的列祖列宗,年节时侯敬修先生带领族人祭奠。家中藏书楼积攒了四代人的藏书数百册。侯敬修先生幼时在私塾及县中书院读书,成绩优异。应小试,取列文生;后又科考一等,增为廪生,在父亲和私塾先生的教导下少年时就写得一手好字,成年后任至圣庙司乐官,后又在山东法政学堂修习法律,聘为山东法政校员。侯敬修先生是一位极有操守的饱学儒师。清末民初被推选担任兖州孔教会会长,每年在兖州孔庙祭孔,都由他主持。据樊英民先生所著《兖州明清以来书画名人考略》介绍:“侯敬修(1856—1940)字可亭,晚清秀才。曾任兖州儒学会长。其书学颜真卿,有名于当时。现可见者有峄山“南天门”石刻、“重修峄山南天门记”,“重修峄山灵岩侯阁记”等。曲阜孔府亦有其书迹”。
侯敬修先生当时在兖州地区是一位很有名望的人,为人正直善良,乐善好施,经常接济穷困人家,帮助有困难的人。每年过年家里要做几天几夜的饭,篜馒头、豆包发放给穷人。由于他能诗文,善书法,他的书法在当时的兖州是比较有名气的,每年临近春节时开始写对联送给相邻四舍及买不起对联的人家,当时兖州十里八乡的众多的牌匾、碑文都是请他书写,他都分文不取。有些家族续家谱也请他撰写序言,如民国二十八年歇马亭村王氏族谱就是请他写的序言。现存峄山“南天门”石刻,“重修南天门碑记”,“重修峄山灵岩侯阁碑记”均是他在一九二零年和一九二一年所书,在儒学和书法方面有一定的造诣。清末和民国初年兖州多有其书迹,因家被日寇抢烧等原因,存留作品甚少。侯敬修先生一生恪守祖训,克己修身,严谨治家,治家多以朱子家训为纲,常常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忠恕等传统美德来教育家人,在他的教导培养下长子侯尊武,次子侯尊召都考取了当时国家培养军官的最高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一家两个保定军校毕业的军官这在当时的滋阳县是绝无仅有的。
侯敬修先生原配夫人孔氏是孔子的七十三代后裔,一九一五年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六岁。侯敬修先生继配夫人张氏一九七四年去世享年八十二岁。侯敬修与二位夫人育有四男五女。
十七世祖侯尊武(1890—193?)字元亮,侯敬修先生的长子。清光绪十六年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骑兵科二连毕业,毕业后陆续在冯玉祥的西北军、国民革命军中任营长、团长、上校参谋长、北伐战争中牺牲。具体牺牲时间和情节不详。后来是他的胞弟侯尊召将其骸骨带回家中,埋葬于兖州八里铺侯氏墓地。
侯尊武夫人袁氏一九五九年去世,育有一子一女,女侯亲德嫁兖州大安镇人宋秀坤,一九七?年去世,子侯亲民年青时被坏人引诱吸食鸦片将家中比较珍贵的花瓶偷拿冲抵毒资,被祖父责打后离家出走不知所踪。
十七世祖侯尊召(1893--1941)字亦亮,侯敬修先生的次子。清光绪十九年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辎重科毕业。毕业后陆续在冯玉祥的西北军、国民革命军中任营长、团长、上校参谋长、鲁南民团军参谋主任。一九三八年随部撤至河南省郑州地区,一九四零年他在去济南执行任务时被捕,后在济南经过日本侵略者济南军法会议十分残酷的拷问后被残忍杀害,抛尸于济南琵琶山下“万人坑”之内,牺牲时年仅四十七岁。
侯尊召夫人仁氏(1894--1974)兖州仁氏家族的后代。她是一个坚强伟大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女性,她的丈夫和长子牺牲后侯氏一家陷入了困境,她成了家中老少四代十多口人中的主心骨。她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在关键时刻总能拿定主意、以她的坚强、善良、不畏艰辛、勤劳朴实的作为,带领着一家人不论在哪个年代都是有尊严地生活下去。他们育有二子四女,长子(十八世)侯亲圣(1818--1941)因参加抗日与父亲同年被日寇残忍杀害,抛尸于济南琵琶山下“万人坑”之内,牺牲时年仅二十三岁。
十七世侯明仙(1919--2004)系侯敬修先生的三女,嫁给了曲阜人颜世镛(颜世镛(1903—1975)字冠声,号正宣,颜子七十七代嫡孙,一九一八年承袭复圣颜子奉祀官,主奉祀事。一九三五年由国民政府再次颁布,袭复圣颜子奉祀官。六月在南京举行就职典礼。一九七五年病逝)
七、兖州侯氏当代人物
十七世侯尊经,字国瑞,系侯敬修先生的四子,兖州印刷厂退休。退休后秉承家风研习书法,创作作品数十幅。
十八世侯亲忠,侯尊召的长女(嫁给了他保定军校的同学高毓屏的长子高承贵(在王震部队中任参谋,解放后整体转为新疆建设兵团)定居在新疆,其长子高明曾任农七师一零六团政委、团长。次子高伟新疆
十八世侯亲义,侯尊召次女,原在徐州铁路部门工作,一九五一年因其父亲是国民党军官的身份和曾参加三青团被莫名其妙的关进牢房,在徐州监狱曾两次自杀未遂,随后也没有判决书被不明不白的送去了江苏溧阳监狱,后来给予平反。她嫁给了江苏人黄以成(其弟弟是台湾著名导演黄以功)现定居上海。晚年以八十多岁高龄撰写回忆文章多篇,其中《日寇害我们家破人亡》被《济宁晚报》连载,同时被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侯氏抗战英雄谱》收录。
十八世侯加平,又名侯亲贤(1934-2008),侯尊召次子,原济宁市水产供销总公司业务科科长。1948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过湘西剿匪,1952年随部队参加了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震惊中外,彪炳史册的大型荆江分洪水利工程。1952年10月从部队转业后曾经在兖州民政局做过一段临时性的工作。1956年3月被安排到兖州食品公司工作,1963年5月调至兖州水产公司(济宁地区水产公司前身)工作,1970年后在济宁地区水产公司工作,1992年6月离职休养。2008年病逝,享年75岁。
十八世侯晓旭,又名侯亲志,侯尊经次子,1964年生,现居兖州,任兖州长城集团董事长、总经理。1997年10月,年仅33岁的侯晓旭,胸怀自主创业的雄心壮志,毅然辞去在兖州五金交化公司优越的工作和待遇,靠着自己多年的人格信用,自筹资金148万元,带着20名下岗职工,在兖州物资局大楼创建了兖州市长城家电有限责任公司。秉承“以诚待人,以信为本”的经营理念,赢得了社会各界良好的信誉和口碑,历经几年拼搏发展,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持续提高。2002年4月公司迁至兖州市九州广场西侧新商场,2005年12月收购了兖州市九州大厦,出资3600万元进行购买和改建,成立了兖州市九州商厦,九州商厦的建立,标志着企业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驶向了跨行业发展的快车道,长城家电公司也晋升为长城集团。
长城集团在侯晓旭的引领下,在二十年多的发展历程中,以诚信的服务,规范的管理,高质量的商品,实惠的价格,温馨的购物环境,良好的社会信誉,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的赞誉,树立起了良好的长城品牌形象。十余年来,共实现销售收入7亿余元,为国家上交税金上千万元,实现了以家电业为龙头,以跨行业发展为战略定位的跨越式发展,为兖州的经济发展,惠及兖州人民做出了显著功绩。
创业的成功,企业的成长,凝聚着长城集团掌门人侯晓旭的艰辛和喜悦,展现着创业者的智慧和远见,这是兖州人民的自豪,是社会各界的期盼,更是侯氏家族的荣耀。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侯晓旭始终铭记先辈家风,传承礼仪诚信之道,爱心奉献,广施善德,先后安排待业人员800余人就业,解除了困难群体人员的生活之忧,长年为地方的教育、体育、部队、老年事业、困难群众、资助下岗子女上大学、支援地震灾区人民等捐款资助,体现了一个企业家真情回报社会,爱心善德之举,赢得了各级政府的信任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公司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民营企业”、济宁市“质量价格信得过单位”、济宁市“纳税信用A级单位”、济宁市“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兖州市“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兖州市“经济发展功勋企业”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跨入兖州市“百强纳税大户”行列,连续四届获评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获山东省总工会授予“下岗职工创业示范点”称号。侯晓旭当选为兖州市人大代表,兖州市民营企业协会副会长、并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济宁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兖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等多项荣誉。
十九世侯连泉,又名侯濂泉(女),1938年生,临床科主任医师,在医疗领域颇有造诣,现居济宁,侯亲圣唯一的女儿,父亲牺牲时她才不到三岁。侯濂泉从济宁医专(济宁医学院前身)毕业后在山东省寄生虫病研究所从事寄生虫病研究,专注专业研究工作长达40余年,以其为主的四项研究成果曾获奖,其中《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丝虫病并发症--乳糜尿、橡皮肿病理改变和发病机理的研究》获山东省科委三等奖;《班氏丝虫病淋巴管造影观察》、《较大剂量肾盂灌注治疗乳糜尿的研究》分别获山东省卫生厅科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在《欧洲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中华外科》、《湿微外科》、《中国寄生虫病防治》等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参加了第10届国际显微外科学术会并多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进行交流。
侯连泉嫁济宁人李延昌(医学教授,曾任济宁市立医院副院长、济宁工人医院院长、济宁医学院教务科长、附属医院副院长,一生致力于济宁医学事业,成绩颇丰)。一子李伟,曾任济宁如意毛纺集团副总裁,现任深圳某公司高管;一女李晶,济宁医学院教授。
十九世侯广,侯加平长子,1955年生,现居济宁,曾任济宁英克莱自行车公司经理、济宁英克莱电动车公司经理、济宁英克莱电子公司中方经理、山东英克莱集团公司物业管理部部长、山东明信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书记等职,曾获得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热爱民间文史研究,潜心研究家族历史,发起、主持了兖州侯氏五修家谱,2010年主编《侯氏家谱》。撰写了《兖州侯氏简史》、《济宁抗日英烈侯尊召传略》、《我的父亲》、《保定军校济宁人物志》、《保定军校侯氏人物志》、《兖州人重修峄山灵岩侯阁》、《我的家风家教故事》等文章十多篇,有的文章被《济宁晚报》等报刊刊载。
十九世侯彦,侯加平次子,1959年生,现居青岛,曾任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钢结构公司经理、书记,现任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公司青岛基地经理。侯彦一女侯毅婷,青岛大学本科毕业,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职于青岛海信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部。
二十世侯体贵,1962年生,现为侯店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侯体贵为人低调、不为名利,做事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官一身清白,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他在群众中的形象朴实而又光辉,带领基层党员与全体群众一心致富奔小康,开辟了一条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十多年来,他努力工作,勤奋学习,默默无闻,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爱岗敬业的华章,为当地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在党委、政府和全镇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二十一世侯子安,1962年生,曾任兖州兴隆庄镇教委主任。
二十一世侯子君,1965年4月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兖州地税局科长,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地税文学社理事,济宁地税文学社秘书长,兖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杂文选刊》、《当代小说》、《中国文学》、《山东青年作家》等文学期刊。中篇小说《把头发剪喽》获山东青年作家协会新锐青年文学作品一等奖、山东省作协与山东省地税局联合组织的首届山东地税文学奖一等奖。
二十一世侯子宽,1967年生,任兖州国税局新兖分局副局长。
二十一世侯子亮,1972年生,任兖州区委宣传部科长。
二十二世侯来涛,1982年生,任太平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
八、兖州侯氏后裔分布及祖茔
现在的兖州侯氏后裔,主要分布在兖州城区、小孟侯家店、太平、沙庄,济宁任城区,另外、江苏、上海、安徽、湖北、东北、云南、新疆、台湾等省、市也有部分族人。他们有当代企业成功人士、企业管理者,有政府部门官员及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有中小学教师、大学教授、医学专家等等。
侯氏祖茔主要分布在侯家店村东北、东南,太平村、沙庄、兖州城西八里铺等地。 侯家店村东北祖茔埋葬着始迁祖侯强至部分九世祖30多人,村东南祖茔埋葬着部分九世祖至十九世数十位先人,太平村祖茔埋葬着太平分支的先人,沙庄祖茔埋葬着沙庄分支的先人,城西八里铺祖茔始卜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埋葬着城里分支十二世至十八世七代的先人。
附:1、始建于乾隆年间的兖州侯氏城里分支房产示意图
2、建于清朝中期的兖州侯氏太平分支侯鹏修一支住宅图片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