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期浙江嵊州《崇仁义门裘氏宗谱》的编辑(-)

    中华裘氏网 2009年5月22日 裘氏


历期浙江嵊州《崇仁义门裘氏宗谱》的编辑(一~1)
宗谱是民间文化的宝藏。发掘宗谱蕴藏的大量宝贵资源,整理、研究它丰富的历史资料,是一项有现实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工作。《崇仁义门裘氏宗谱》是一部保存完整、记载全面的裘氏宗谱。这里把它的编辑工作简单地介绍一下。
自宋仁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裘永昂定居浙江省嵊州崇仁至今九百三十多年,巳辑《崇仁义门裘氏宗谱》二十一期。崇仁裘氏分敦睦堂和敦叙堂两大房派.两房派各房自做宗谱,其中敦睦堂七期,敦叙堂一十四期。现存的宗谱仅五期:敦睦堂宗谱第六期(咸丰谱——公元1855年)、第七期(民国谱——公元1915年)、敦叙堂宗谱第十二期(光绪壬午谱——公元1882年)、第十三期(民国五年——1916年)、第十四期(民国廿五年谱——公元1936年)等。
现存崇仁裘氏古谱不多。原因之一,各期宗谱抄写印刷数量极少。敦叙堂一至四期宗谱是手抄本,每期一一册。第五期虽付梓印刷,刊布于书,也只一册。第六、七期总谱印多了,也不过四部。随后各期内容篇幅不断增加,每期册数逐期增加。第九期14册、第十期18册、第十一期22册、第十二期29册、第十三期35册、第十四期(续修本)26册。但各期总谱都只印五部(分房谱印刷数量较多,无法统计),始祖庙存藏一部,其余四部由个四房派保存。
原因之二,早期宗谱编修,如同接力棒。新谱承传上期旧谱全部内容,再续新篇。新谱既成,从而降低了对旧谱的保存意识,天长地久旧谱相继消迭。好在古本虽迭,世系、行传、传记期期相传,内容不曾消失。
原因之三,公元1966年及以后几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销毁了不知多少宗谱,幸存无几。
敦叙堂宗谱
敦叙堂宗谱共辑一十四期。前六期分别由一二位德高望重、饱学才优的长者主动承担。后八期开设续谱班子集体完成。
首期宗谱是公元1274年(宋咸淳甲戊年)六世孙仁忠编纂。仁忠,行清九,太学上舍生、乡贡士。当年仁忠首编行次,巳六十八岁,距永昂定居崇仁越二百十年。不过,仅传五世,椒枝未繁,纂修尚易。
公元1419年(明永乐己亥年),八十三岁的九世孙简(行潭七)与十世孙瞻(行江八,任布政司吏)续修第二期宗谱。第一、二期编纂时间相隔一百四十五年,逾越了整整一个元朝。幸好这一时期人口繁衍缓慢。按入谱男子计算:六世孙16人,七世孙16人,八世孙也不过25人。时间跨度虽大,没有给修谱造成太大的困难。
公元1455年(明景泰乙亥年),十世孙孚(行江一、名叔刚)编纂第三期宗谱巳是七十多岁了。
编纂第四期宗谱的是岁贡、长汀教官、十三世孙芝(名德馨)。卸职后编修宗谱工作,居谷来镇西郑村,距崇仁镇四、五十里。这期宗谱内容除融合在后来宗谱的世系、行传外,是一期唯一没有留下片言只字的崇仁谱。
第五期宗谱的编修人是邑庠生、十四世孙仕通(名狮庵)。从公元1568年(明隆庆戊辰年)至公元1578年(万历己卯年),仕通竭十年心力,才告成。这期是编纂时间最长、第一次木版印刷的崇仁谱。
第六期宗谱编修人是举人、奉直大夫、江南寿州刺史署颖州兵备道篆、十七世孙向曙(名组、号介庵、讳章甫)。公元1667年至公元1673年(康熙十二年),七十三岁的向曙历经七年,游云门,访樗里,寻宗问派,搜考备详,契而不舍,编就宗谱,了却未了情。后经琎、豹文等将向曙手录遗稿本重加校辑付梓。
第七期宗谱编修人是八十六岁高龄的十八世孙光璐(字蛰园、向曙之子,岁进士,任处州府儒学训导)为主和其他六人共同辅助完成。
以后几期都是集体编修。第八期编修人员十三人,第九期九人,第十期十八人。第十一期设谱局六人,内外执事七十人。第十二期谱局六人,内外执事一百二十八人。第十三期设家房长、监修、协修、参议、参校、外执事等九十九人。第十四期设家房长、监修、协修、参议、参校、外执事等八十四人


分享按钮>>裘姓郡望堂号     
>>历期浙江嵊州《崇仁义门裘氏宗谱》的编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