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成氏渊源

    中华成氏网 2012年2月20日 衡阳成氏族谱


湖南省衡阳县七修谱序

修谱之主旨,在于溯姓氏之源流,序宗脉之班行,昭先辈之功德,勉后世于未来,以达承先启后,继往开来,敦忠教孝,亲宗睦族之目的。
成姓,当代中国的三百家大姓之一。据有关史料记载:成氏出自姬姓,周文王姬昌之子叔武,封邑于郕,称为郕国;其后代改“郕”为“成”,以国名为姓。战国时期,部分成氏子孙从山东汶上迁徙燕国的上谷郡定居,故先祖宗祠牌位有“上谷成氏”之称,缘出于此。成姓自周至今历三千余年,后裔遍布中华大地乃至海外,可谓人文发达,历史悠久。
我湖南衡阳成姓,乃先祖光岳公之宗脉。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岳公自山东迁徙衡阳之九渡铺(今衡阳县樟木乡九渡村)肇基,迄今百三十余年,子孙繁衍近三十代,其后裔广布湖湘。其中,衡阳县集兵镇的邹湾村、集兵村、达泥桥村、印法村、东湖村,岣嵝乡的妙溪村、腊树村、新桥村、印山村、神皇村、福星村;衡阳市石鼓区的灵官庙村;衡南县车江镇的胜利村、友谊村、恒星村、车江村、由田村、斯林村、古城村、沙龙村,鸡笼镇的曹田村、鸡笼街,洪山镇的兴隆村;衡山县的萱洲乡、贺家乡,店门镇的水口村、石门村、祝云村,东湖镇,永和乡的宝米村、沙坳村、大圹村,城关镇的豆芽巷;南岳区的金月村;衡东县霞流镇的白衣村,新圹镇的丰根村、新农村、百叶村、米河村等地为本姓族人的聚居地。六百多年来,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岳公后裔,秉承先贤遗训,继承和发扬先祖的传统美德,团结和睦,奉公守法,克勤克俭,艰苦创业,同当地各姓民众一道,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不朽业绩,谱写了光辉篇章。
自民国十八年(1929)编撰六修谱以来,至今已逾七十余年。其间,因外敌入侵、内乱纷扰和国体更迭等缘故,造成谱牒损毁,致使班行失传,宗脉不明。改革开放,带来百业兴旺,万象更新,修谱之举亦风行民间。值此盛世,我族内父老乡亲,纷纷倡议续修新谱。为遂族人心愿,儒俊等于2001年春筹组编修七修族谱联络组,着手修谱事宜。随后,召开了有族内各房系代表共七十余人参加的修谱工作会议,经过酝酿和协商,成立了成氏七修族谱理事会,负责修谱的日常工作。
修谱是一项较为浩繁的系统工程,横向涉及千家万户,纵向跨越半个多世纪;且新谱既要展示历史的延续,又要体现新的时代特色。因此,编撰七修谱,应本着继承、创新、发展和取其文化精华,去其封建糟粕的原则,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六修谱牒的基础上,编出一部具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点的新谱来。
七修谱牒在撰修过程中,从齿录登记到资料收集,从经费筹措到编审定稿,都得到了族人的鼎力相助,亦有赖于编修人员的辛勤耕耘,才使新谱得以圆满告竣。在此,我谨向全族父老乡亲和参加修谱的工作人员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值新谱出版之际,兆祥寄语族内同宗:更加紧密团结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旗帜下,进一步弘扬成氏先祖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自觉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把我们伟大祖国宏伟壮丽的现代化事业一代一代推向前进!
愿我岳公后裔,人才辈出,世代昌盛!

2001年7月

原载《中华成氏源流宗史》


分享按钮>>湖南省宁乡成氏清明节千人祭祖
>>湖南省新化县成氏源流修谱、班次(字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