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家谱源流】大学士陶榖世系流源考证

    中华陶氏网 2014年8月15日 陶永金


大学士陶榖世系流源考证

陶永金

   陶榖,字秀实,邠州新平(今陕西彬县)人。本姓唐,后晋时因避石敬瑭讳改。十馀岁,以能文授单州军事判官。后历任著作佐郎、集贤校理,改监察御史分司西京。后晋高祖(石敬瑭)时,迁虞部员外郎、知制诰,兼掌内外制。出帝天福九年,加仓部郎中。坐事责授太常少卿。开运二年六月,为中书舍人。后晋亡,逃匿僧舍得免。归后汉,授给事中。后周时为右散骑常侍。世宗即位后,授户部侍郎。显德元年五月,为翰林学士。曾献策劝世宗出师取江淮之地。三年六月,迁兵部侍郎、充翰林学士承旨。五年三月,奉使吴越。六年二月,为吏部侍郎。入宋,转礼部尚书。太祖(赵匡胤)乾德二年,判吏部铨兼知贡举。累加刑部、户部尚书。开宝三年卒,年六十八。榖工诗文,善隶书,博通经史及诸子佛老之学。有集一○卷,已逸。又有《清异录》二卷,所记以唐五代至宋初新异之事、奇警之语为主,后人多取为诗文故实。《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卷一○收词一首、诗二句。《续拾》卷四二收诗一首又五句。《宋诗纪事》卷二另收其入宋后诗二首。《全唐文》卷八六三收文八篇,《唐文拾遗》卷四七补二篇。《全宋文》共录二三篇。《宋史》卷二六九有传,《旧五代史·晋少帝纪》、《周世宗纪》、《十国春秋》卷八一、《宋史·艺文志》均有相关记载。

   拙作《麻城陶氏流源初考》(以下简称“初考”)对湖北麻城陶氏始祖陶邴(榖之子)以上世系进行了初步的考证。文中依据《旧唐书》、《新唐书》、《千唐文》、《宋史》等有关文献,对陶榖以上诸祖考证至唐邕的父亲 “魏寿阳令唐灵芝”。当时,限于史料,对唐灵芝以上陶氏先祖未能进行进一步的考证。

   近日,拜读著名历史学家岑仲勉先生所著之《贞石证史·新唐书世系表之唐贞休》,始知“初考”可能有误。现结合相关史料,对陶榖世系流源考证如下。

   一、关于陶榖至唐贞休世系

   对陶榖至唐贞休之世系,“初考”确实无疑。证据有三:

  一是权德舆所著的《全唐文·卷五○三·鄜坊节度使推官大理评事唐君(款)墓志铭》证实了唐款的曾祖父是唐贞休。

   该墓志铭记载:“君讳款,字嘉言,北海人。曾祖贞休 皇比部郎中,河南少尹。祖诩,太子洗马。考(指父亲)试(新表作诫), 河南府士曹参军....与伯氏文编(唐次),讲艺修词。知名于士友闲。其文华洽而长于比兴....枕疾不起。悲夫!时(贞元)二十年(804年)秋八月壬子,其年四十有九,初娶冯严氏....继娶天水权氏华州司士参军隼之女,予之从祖妹也....予与文编 周旋于文章道义二十年矣,故辱君之欢亦旧。”

   这篇墓志铭乃天水权氏华州司士参军隼的远房侄子所写,可信度极高。从墓志铭里可以看出:唐款字嘉言,是唐次的弟弟,其父是唐试(诫),祖父是唐诩,曾祖父是唐贞休。

   二是《旧唐书·列传一百四十·文苑下·唐次传》证实了唐彦谦的身世。

   《旧唐书·列传一百四十·文苑下·唐次传》:“……次子扶、持。

   扶,字云翔,元和五年进士登第,累佐使府。入朝为监察御史,出为刺史。太和初,入朝为屯田郎中。十五年,充山南道宣抚使,至邓州。八年(834年),充弘文馆学士,判院事。九年(835年),转职方郎中,权知中书舍人事。开成(836年)初,正拜舍人,逾月,授福州刺史、御史中丞、福建团练观察使。四年(839年)十一月,卒于镇。

   持,字德守,元和十五年(820年)擢进士第,累辟诸侯府。入朝为侍御史、尚书郎。大中末(847年),自工部郎中出为容州刺史、御史中丞、容管经略招讨使。入为给事中。大中末,检校左散骑常侍、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节度、灵武六城转运等使。进位检校户部尚书、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昭义节度、泽潞邢洺磁观察处置等使,卒。子彦谦,字茂业。子彦谦,字茂业,并州人(今山西太原)也。咸通末举进士及第。中和,王重荣表为河中従事,历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使。重荣遇害,彦谦贬汉中掾。兴元节度使杨守亮留署判官,寻迁副使,为阆州刺使。彦谦生子涣。”

   以上记载表明:唐彦谦的父亲是唐持,伯父是唐扶,祖父是唐次。唐彦谦的儿子是唐涣。

   《旧唐书·列传一百四十·文苑下·唐次传》还记载:“次弟款、欣。款贞元六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登朝为御史,出为郡守,卒。子技。技字己有,会昌末,累迁刑部员外,转郎中,累历刺史,卒。”进一步证实唐款、唐欣是唐次的弟弟。

   三是《宋史·列传二十七·陶谷传》证实了陶榖的身世。

   该传写道:“陶榖,字秀实,邠州(唐改豳州为分州,治即今陕西彬县。民国废州,以州治为那县)新平人。本姓唐,避晋祖讳改焉。历北齐、隋、唐,为名族。祖彦谦,历慈、绛、澧三州刺史,有诗名,自号鹿门先生。父涣,领夷州刺史,唐季之乱,为邠帅杨崇本所害。时谷尚幼,随母柳氏育崇本家。后晋开运三年(946年),赐金紫。世宗即位(954年),迁户部侍郎。显德三年(956年),迁兵部侍郎,加承旨。谷后累加刑部、户部二尚书。开宝三年 (971年),卒,年六十八。赠右仆射。子邴,至起居舍人。天禧四年(1021年),录榖孙寔试秘书省校书郎。”

   不难看出,陶榖的父亲是唐涣,祖父是唐彦谦。

   至于陶榖为何要改姓陶?传中也有明确的记载,即因“避晋祖讳”,“晋祖”即后晋帝石敬瑭。《姓纂》言道:“陶唐氏之后因氏焉。虞阏为周陶正,亦为陶。”陶唐氏即帝尧,虞阏则为帝舜之后。尧乃帝喾之次子、黄帝之玄孙。初封于“陶”,后徙至“唐”,是以称为陶唐氏。故尧之子孙或以陶为姓,或以唐为姓。可见,陶、唐自古为一体。陶谷改“唐”姓为“陶”姓,既不忘本,又能实用,实乃聪明、大智之举。

   综上所述,陶榖至唐贞休世系非常明晰,即:

   贞休——诩——诫——持——彦谦——涣——榖——邴          

   二、关于唐贞休属唐谘系之辨证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唐睢的第二十二世孙唐郓,字子产,仕前梁,为陵江将军,徒晋昌。唐郓的曾孙唐瑶,字昌仁,为西凉晋昌太守,受封永兴候。唐瑶的胞弟唐谘,字守仁,为后魏晋昌太守。唐瑶、唐偕、唐谘,号“唐氏三祖”。唐瑶的七世孙唐休璟任职宰相。唐氏望郡北海郡,起于唐谘之子唐揣。唐揣,字子化,北海太守、晋昌公,唐姓“北海郡”祖始。据《新唐书》载:揣子俨,字整之,东海太守;孙轮,字文转,青州太守;曾孙永,后周仪同三司、平寿忠武公。

   一直以来,唐贞休世系源流有不同说法。源于《旧唐书》、《新唐书》、《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产生了自相矛盾之处。《旧唐书·唐次传》言道:“唐次,并州人,国初功臣礼部尚书俭之裔孙”;同时,《新唐书·唐俭》传云“唐俭,并州晋阳人,裔孙次”。这两种说法均以为唐贞休是唐俭后裔,源于唐瑶系。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唐氏)》又表明:唐贞休之父为工部员外郎唐防,祖父为字子云、仪同三司、袭平寿达公的唐陵,曾祖父是后周仪同三司、平寿忠武公的唐永,属唐谘系。究竟哪种说法更可靠呢?

  《唐贞休德政碑》载:“(上泐)开国公、食邑五百户,谥曰忠武,曾祖陵,……平寿公,谥曰达,祖(缺6字)舍人华州华阴县令,……(中泐)尚书虞部员外郎,出为简州长史,……公则简州长史之第二子也。”

   自古碑文在叙述当事人先祖之时,一般格式是先曾祖,后祖父,再父亲。曾祖之前,应为高祖或远祖。现保存完好的碑文中,言明贞休为简州长史子,祖之后缺失父亲之名。清人吴荣光所撰《筠清馆金石记》,对《唐贞休德政碑》进行了解读,云:“案《唐书·宰相世系表》,贞休鄜州(古县名,战国时属魏,在今陕西省延安地区,现作“富县”)刺史;父防,工部员外郎;祖陵,字子云,仪同三司、袭平寿达公;曾祖永,后周仪同三司、平寿忠武公。碑(指《唐贞休德政碑》)言谥曰忠武,即谓永也;言平寿公谥曰达,即谓陵也;言尚书虞部员外郎,出任简州长史,即谓防也。”此种解读无疑是正确的,从历史的角度,肯定了《唐书·宰相世系表》更为可靠,即:《旧唐书》、《新唐书》之记载有误,唐贞休应源于唐谘系。

   但是,吴荣光先生在解读碑文的同时,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对《唐贞休德政碑》提出了质疑:“陵为贞休之祖,不知碑文何以书为曾祖?” 此种存疑,是对照《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唐氏)》而发,牵涉到是相信史书还是相信碑刻的问题。事实上,《唐贞休德政碑》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离唐贞休担任莱州刺史为时不远,碑刻者在涉及当事人先祖这样的大事上,不可能胡意为之,他肯定得咨询当事人或当事人之可靠亲友。因此,碑文的可信度极高。

   岑仲勉先生经过充分的考证,认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唐氏)》亦有失误之处,即:《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唐氏)》误将唐陵之三子唐君侯下推一辈,误将唐防及唐防之子贞休分别上推一辈(见《贞石证史·新唐书世系表之唐贞休》,2004年4月中华书局第115至118页页)。其主要观点有:考证、辨析应以书本与石刻兼而顾之;对唐贞休之世系应以《唐贞休德政碑》为准;对《旧唐书》、《新唐书》与《新唐书卷七十四表·第十四宰相世系四》的差异,“表”更为合理,应信“表”不信“书”。

   其结论是:唐贞休属唐谘系。正确的世系应为:

   谘——揣——严——轮——永——陵——君侯——防——贞休

  三、关于陶榖远祖世系

   通过上文之考辨,已经确认陶榖乃唐氏三祖唐瑶、唐偕、唐谘中唐谘支之后裔。但是,陶榖的远祖世系若何?

   无须考证,《新唐书卷七十四表·第十四宰相世系四》等诸多史料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唐氏出自祁姓。上古尧帝在山唐县封为唐侯,称唐尧。后来,舜帝再封尧之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累孙犹守故地。至商,更号豕韦氏,周时复改为唐公。成王灭唐,封弟叔虞,其后更封刘累裔孙在鲁县者为唐侯,以奉尧嗣。鲁定公五年,楚灭唐,子孙以国为氏,分仕晋、楚。

   有唐雎(jū)者,为魏大夫,活动于战国末期约四十年间(前266~前225),颇有名望,西说强秦。其子唐共,其孙唐厉。唐厉居沛国(今江苏沛县),汉时封斥丘懿侯。《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云:“唐厉以舍人初从起丰,以左司马入汉,以亚将攻籍,却敌,为东部都尉,破籍,侯成武,为汉中尉,击布,为斥丘侯,千户。师古曰:初为成武侯,后更封斥丘也。八月丙辰封,二十年薨。”郑樵(1104年~ 1162年)《通志•氏族略》称:“秦有唐厉,为汉中尉,击黥布有功,封斥邱侯。”

   唐厉生唐朝,孝文九年(前171年),共侯朝嗣,十三年薨(前158年)。唐朝生唐贤,后六年(前158年),侯贤嗣,四十三年薨(前115年)。贤生遵,遵生蒙。

   唐蒙,初为番阳(今江西波阳东北)令。武帝时,上书建议开通夜郎道,被任为中郎将,奉命出使夜郎。《大清一统志·贵州统部·名宦》载:“唐蒙,建元六年(前135年)王恢击东越。使蒙风指南越。南越食蒙蜀蒟酱。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蒟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临牂牁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蒙乃上书说上曰:‘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牂牁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诚以汉之强,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易甚。’上许之,乃拜蒙为中郎将。”《汉书·卷五十七下·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下》载:“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用军兴法诛其渠率。巴、蜀民大惊恐……”。

   唐蒙生都(临邛令),都生伦(四川临邛令),伦生林(尚书令,9年~22年,王莽封其为建德侯)。林生蔚,蔚生惠(武威长),惠生贲(侍御史), 贲生珍(大司空),珍生瑁(会稽太守),瑁生翔(丹杨太守),生二子:固、滂。

   唐固,字子正。《三国志·吴书·阚泽传》记载:“(阚)泽州里先辈丹阳唐固,亦修身积学,称为儒者,着国语、公羊、谷梁传注,讲授常数十人。权为吴王,拜固议郎,自陆逊、张温、骆统等皆拜之。黄武四年(225年)为尚书仆射,卒。” 卒时年七十余。

   唐固生唐琼(刑部司马);琼生泰山太守台(宣);台生晋右将军、镇西校尉、上庸襄侯彬。

《晋书》云:唐彬,字儒宗,鲁国邹人也,父台。元康初(291年),拜使持节、前将军、领西戎校尉、雍州刺史。元康四年(294年)卒,时年六十。谥曰襄,赐绢二百匹,钱二十万。长子嗣,官至广陵太守。少子岐,征虏司马。”

   唐彬生四子:唐嗣、唐熙、唐桎、唐歧。唐嗣为广陵太守;唐歧为征虏司马;唐熙为为太常丞,娶凉州刺史张轨女为妻,永嘉末(307年至312年),遂居凉州(甘肃武威)。

   唐熙生唐辉(亦作郓)。辉字子产,仕前凉(317年~376年),为陵江将军,徙居晋昌。唐辉生七子:伯廉、威、季贤、幼贤、孝、达、季礼。其中,唐威为永世令。唐威生唐弘(字友明,西凉武兴太守)。

   唐弘生三子:唐瑶、唐偕、唐谘,号“唐氏三祖”。

   唐瑶,字昌仁,西凉晋昌太守、永兴侯。瑶生契、和。契字永福,伊吾王(?~442年)。十六国时期晋西宜安人也,以凉土丧乱(421年),推西凉武昭王李暠霸于河右。及西凉亡,唐契与弟唐和携其甥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孙李宝,避难伊吾。招集人众二千余家,臣于蠕蠕(即柔然),蠕蠕以唐契为伊吾王。20年后,唐契柔然人进行殊死战斗,战死。唐和于太平真君六年(445年)破鄯善。九年(448年),占焉耆。正平元年(451年),拜和为镇西大将军、酒泉公。太安中(456~459年),出为济州剌史。皇兴中(467~470年)病逝,终年67岁。赠征西大将军、太常卿、酒泉王,谥曰宣。唐瑶第六世孙唐邕,字道和,武平三年(572年)为尚书令,受封晋昌王;第七世孙唐鉴,为隋雍州太守,也受封晋昌公;第八世孙唐俭(579~656年),字茂约,为唐开国元勋、吏部尚书、莒国公,受封晋昌郡公。九世孙唐休璟,为唐中宗相。

   至于唐弘之次子唐偕,《新唐书卷七十四‧表第十四宰相世系四》未有详细记载,只道:“偕生永,仕北朝”。值得注意的是,此“永”应非唐谘系第四世孙“后周仪同三司、平寿忠武公”唐永。

   唐谘,字守仁,后魏晋昌太守。谘生揣,揣字子化,后魏晋昌太守,晋昌公。唐揣为晋昌郡(晋永和中分敦煌郡置,隋时属敦煌郡,唐时为瓜州晋昌郡)始祖。唐谘十二世孙唐次,字文编。建中初(780年)进士,贞元八年(793年)为开州刺史,后改为夔州刺史。宪宗(806~820年)时召授礼部郎中知制诰,正拜中书舍人。唐谘十四世孙唐彦谦,字茂业,自号“鹿门先生”,博学足艺,尤长于诗,其诗纤丽而淳雅,用事精巧,对偶真切;累任河中节度副使、晋州刺史、兴元参军事、节度副使、阆壁二州刺史。

   至此,陶榖之远祖世系已非常明晰,即:

   雎——共——厉——朝——贤——遵——蒙——都——伦——林——蔚——惠——珍——瑁——翔——固——琼——台(宣)——彬——熙——辉(郓)——威——弘——谘——揣



分享按钮>>【鲍氏网新闻】欢迎关注bws1288鲍氏家园微信公众平台
>>【卫网新闻】卫立煌故居有望年底向市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