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氨纶董事长带头减持 尤氏家族套现近三亿
- 中华尤氏网 2011年9月29日 万家姓
华峰氨纶董事长尤小平自从自家股票8月24日解禁以来带头减持,目前尤氏家族已累计减持套现近3亿元。
华峰氨纶表示,未来股东仍有可能减持华峰氨纶的股票。
尤氏家族套现近三亿
华峰氨纶(002064)具有4.2万吨氨纶产能,是全国最大的氨纶企业,于2006年登陆中小板。华峰氨纶的实际控制人为公司董事长尤小平。
12月8日,华峰氨纶发布了股东减持股份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披露,截止12月3日,华峰氨纶股东尤小平、尤小华、尤金焕、陈林真、尤小燕、尤小玲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8,576,290股,占华峰氨纶总股本的5.03%。
此次减持前,上述六名股东共持有公司股份100,932,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7.34%。减持后,六人仍持有总股本的22.31%。
本轮减持中,尤小平减持1222.7万股,占总股本的3.31%;尤小华减持320万股,占总股本的0.87%;尤金焕减持113.74万股,占总股本的0.3%;陈林真减持154.75万股,占总股本的0.42%;尤小燕减持21万股,占总股本的0.06%;尤小玲减持25万股,占总股本的0.07%。经《证券日报》记者粗略计算,此次尤氏家族减持股份市值近3亿元。(下附8月24日以来尤氏家族减持情况表)
华峰氨纶表示,此次减持是因为股权持有人自身有资金需求,并且此后12个月内尤氏家族可能会继续减持华峰氨纶的股份。
华峰氨纶董秘王杰曾向媒体表示,本批解除限售的股份均为原始股,锁定期为三年;但由于此后公司经历数次分红送股及资本金转增股本,高层们取得这批股份的成本价已很难计算。王杰同时表示,高管减持是因其有资金需求,属个人行为,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
限售股解禁即减持
8月24日华峰氨纶有1.8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流通A股比例从35.80%扩大到84.78%,而当时,华峰氨纶的股价正处在高位。
限售股上市前,华峰氨纶的股价曾出现暴涨,公司甚至在8月5日的时候因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发布股价异常交易公告。据WIND统计,7月16日至8月6日,短短十六个交易日,华峰氨纶股价最高涨幅达到了90.38%。
随着华峰氨纶限售股上市,减持也随之而来。8月24日当日就有5名公司高层减持,包括监事卓锐棉、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陈林真、董事杨清文、副总经理席青以及监事尤金明。最终5人合计减持185.55万股。
8月25日,董事长尤小平就加入了减持大军。在此次解禁股中,董事长尤小平可上市流通股份为1223.62万股,根据减持公告计算,尤小平目前持有3671.8万股,占总股本的9.95%,但是剩余股份大部分为限售流通股,此次解禁股份尤小平仅余90.92万股。
截止昨日收盘,华峰氨纶的股价为19.39元。
高管减持出现违规
浩浩荡荡的减持大军不仅限于尤氏家族内部,许多公司高管也加入了减持行列。而在这许多减持中出现了违规行为,华峰氨纶将这次违规解释为误操作。
11月24日,陈林真以每股18.94元卖出华峰氨纶股票550,000股;又以每股18.94元买入公司股票50,000股。陈林真为华峰氨纶的董事、副总经理,同时也是董事长尤小平的妹夫。
陈林真这一行为违反了《证券法》第四十七条关于短线交易的规定。根据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但是此次买卖股票行为未获利。陈林真承诺此后12个月内不再买卖华峰氨纶股票。
在华峰氨纶上市以来,陈林真就以819万股名列该公司第五大股东。今年8月24日,陈林真的持股全部解禁。
查看华峰氨纶股价走势,陈林真交易价格18.94元即为当天的涨停价格,虽然公司内部解释是误操作,但是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陈林真感觉该股后市还会上涨,觉得卖亏了,因此才在当日又以同样的价格买回了5万股,这样就违反了法规,属于对政策法规认识不足。
疑为对公司前景不看好
上述业内人士的分析不无道理,近期,光大证券、广发证券等券商都给与华峰氨纶买入评级,认为华峰氨纶有前景。
但是,华峰氨纶上半年的业绩却并不“好看”。 受氨纶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产品毛利率降低,华峰氨纶上半年净利同比骤降94%,仅实现净利润848.76万元。2009年1-9实现营业收入8.55亿元,同比增长3.81%,实现营业利润5882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571万元,同比分别下降54.9%和65.7%,实现每股收益0.18元,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主营收入3.40亿元,环比增长5.5%,净利润5722万元,实现每股收益0.15元,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66.4%和61.4%。
氨纶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弹性纤维,其同时具备弹性和强度,作为现代服装织物的一项重要添加剂,平均含量在5%左右。过去10年氨纶需求平均增速维持在30%左右。
2008年我国氨纶消费量为17-18万吨,而2008年新增产能在5万吨以上,到年末总产能将达30万吨,产能过剩明显。随着国内产能的不断增加,氨纶已逐步平民化,其高盈利时代已经过去,盈利水平将逐渐回归常态。
有分析师分析称,氨纶明年提价的可能性较大。2010年氨纶行业新增有效产能仅为1.9万吨,目前行业开工率已保持满负荷,2008年和2009年需求基数较低、外围出口需求正在逐步好转,而新建1条1万吨氨纶线投资额高达4亿元、建设周期长达1.5年,判断此轮氨纶景气上行周期已来临,氨纶景气度可看至明年一年。
但是也有分析师认为,作为最了解公司营运状况的公司高管,限售期一满就大肆减持,很容易让人怀疑其公司前景。
分享按钮>>香港富豪趁跌市吸货 李嘉诚郭氏家族频增持
>>尤小平—财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