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文化---------杨震“三鳝书堂”的来历

    中华杨氏网 2009年10月30日 杨书国


         在河南最西部的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一段黄河冲积出的绵长沙岸上,一座祠堂敛缩简朴、默然无语,这就是著名的杨震“校书堂”,又名“三鳝书堂”。杨震是东汉著名学者,同时也是当时有名的清官。而“三鳝书堂”,就是人称“关西夫子”的杨震校书、讲学20余年的地方。

杨震,生于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据史书记载,杨震的始祖伯侨在秦始皇焚书时,把家传的“六籍”藏在湖县董社塬(今豫灵镇杨家村)的一个山洞里,并在要求代代相传这一秘密时立下一个规矩———非到子孙成为名儒不得擅取。于是,这批竹简便在山洞中寂寞地等待着杨氏子孙中出现大儒的时刻。这一等就是300 年。

杨震从小勤奋好学,曾跟随太常枢郁学习《欧阳尚书》。他通达博览,尤其对古文造诣颇深。不到20岁,他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才子。杨震的父亲杨宝临终之时,梦见自己的父亲对他说:“始祖伯侨藏书于董社之塬,今汝子震已为名儒,启而行之,此其时矣。”杨震前去搜求,得到藏书,藏书用“蝌蚪文字”书写,一般人很难辨认,因此杨震定居当地,建堂校书,直至50岁出仕。出仕前杨震课徒3000,“关西夫子”之名广为流传。

校书堂又名“三鳝书堂”,起因是杨震在此讲书时,鹳雀衔三条鳝鱼落于讲堂之前,众人都以为是吉兆。有记载说:“鳝鱼黄地黑文,卿大夫之服象也。数三者,象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天降吉象,杨震从此出山入仕。他走后,他的学生把两间草房的“校书堂”,更名为“三鳝书堂”。

现在的祠堂是1994年杨家村在接受海外杨氏捐款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祠堂一座,塑像一尊,石碑一通,整个建筑朴实无华。祠堂为仿汉代建筑,房顶上覆盖着仿汉筒瓦。校书堂后是洗笔池,从皇天塬上流下的泉水在此汇成一方池塘。池塘中一年四季清泉汩汩,水草青青。

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仿佛为了证实“三鳝书堂”的来历不虚,一千九百年后这里再度上演了鹳鸟衔鳝鱼的奇观。

1999年5月3日,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地的30多位杨氏后裔,组成弘农杨氏寻根拜祖团,在杨家村拜谒杨公祠,并举行祭祖仪式。当天上午,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一群白鹳从杨氏宗祠上空飞过,送来一条鳝鱼,正掉在祭祖现场。祭祖团成员顶礼膜拜,口称显灵。据称这条鳝鱼被杨家村中学副校长杨成民放池饲养。


分享按钮>>杨氏文化------------龟山公祠
>>杨氏文化---------宁化县杨氏宗祠及繁衍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