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文化-----------欧阳修与杨氏族谱
- 中华杨氏网 2009年10月27日 佚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中国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仁宗儒学家、作家、官员,曾继包拯接任开封府尹,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写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谱》中,系统地将杨氏的世系谱列出名单,后有杨氏各地分谱均以《表》为续。
他写杨氏世系表,根据是其岳父杨大雅写的族谱为基础。杨大雅,[约公元一oo四年前后在世]初名侃,字子正,宋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真宗景德初前后在世。为素好学,日诵数万言,虽饮食不释卷。端拱进士,历光禄寺丞,知新昌县。咸平中,(公元一oo一年左右)因奏赋,迁太常博士。又上书献所为文,直集贤院。出知筠、袁二州。累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亳州。大雅朴学自信,无所阿附,直集贤院二十五年不迁。天禧中,(公元一o一九年左右)奉使淮南,遇风覆舟,冠服尽失。时丁谓镇金陵,遣人遗衣一袭。大雅辞不受。大雅著有天隐集三十卷,西垣集五卷,职林二十卷,及两汉博闻十二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家,杨大雅的女婿,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权威人物,但究其历史原因,信息不灵,官家掌事,个人局限性等原因,他编写的“杨氏”历史屡有差错。根据河南省社科院杨海中副院长在《历史文化研究》杂志中撰文说:“欧阳修写《新唐书》中的《宰相世系表》,将弘农杨氏的先祖错接在杨伯桥名下,误导了弘农杨氏1000多年。欧阳修的岳父杨大雅,是唐顺宗初殿中持尉使杨宁的七代孙,杨宁的墓志铭中首次表明,弘农杨氏的世系源于周宣王的幼子尚父,说明弘农杨氏血脉和杨伯桥是没有联系的。杨宁墓志出土和欧阳修写书相差100余年,如果他见到杨宁墓志,一定会写“弘农杨氏源于周宣王。”
欧阳先生他一错再错,在杨琪的墓志铭中又听信他人一言堂,将杨业误接在杨信名下,又一次误导了历代杨家将文化研究人员,但是,杨家将的后人不被其所误,一直坚持真实的世系,并广泛流传于世中。著名历史学家余嘉锡在他所著《余嘉锡论学杂著》一书中指出:杨业父子之名,在北宋本不甚著,今流俗之所传说,必起于南渡后。欧阳修写杨琪墓铭志,并不了解杨业族世,仅凭委托人口述而已,也说明当时挂靠名人现象已经发生。那么《宋史》作为正史为什么不以欧阳修的建议记载呢?最能说明的结果是“名人可以乱讲,国史不可胡编”,我们还为要以正史为鉴为好。
关于杨家将的世系,《宋史》卷二百七十和宋未元初人徐大焯作《烬余录》都记载为“业,太原人...."。但《宋史》中只有杨业、延昭、文广三人的合传,刊在《宋史》卷272、列传第31中。全传2400余言,主要是对杨家将的旌表,行文无一微词。这在传记中是很难得的。作为正史,《宋史》成书于元代。作为国史来说,也是“足以征信”的。《烬余录》又记载:“业长子渊平,四子延郎,七子延嗣,延昭子宗保,世称杨家将。”
由于野史记载的出现,正史被歪曲和误解,《中华杨氏通谱》中第二篇第六“存疑与辩伪”第二条(511页)中指出:北宋抗辽英烈杨家将原籍究竟是神木古麟州还是山西省代州,究竟是太清、於陵的后代还是隋炀帝的后代?待考。
关于杨家将的上祖杨孕,欧阳修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将杨孕列为杨震十世孙,杨氏历史研究专家杨维森在《弘农杨氏族史》一书说,“杨孕为东汉杨震长子杨牧第四代孙,《新唐书刊号. 宰相世系表》将杨孕列为杨震十世孙,经查该杨孕为另一同姓同名杨孕,其上世系中断。”根据山东存留的《河东杨氏族谱》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庆义教授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杨震长杨牧传四代后无续,杨孕是河东杨氏第十九世杨异的儿子,东汉乌伤候杨茂的弟弟(浙江东阳志载)晋大夫;居山西候马一带,生子:渠。
分享按钮>>明朝洪武年间杨十元帅墓今在苍南县括山东括底发现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良井镇霞角村拍的杨氏客家围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