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和演变        

    中华赵氏网 2009/2/6 10:29:32 万家姓


汉族赵姓源出两大支:嬴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出自嬴姓。远祖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五帝"时代的金天氏少昊。少昊氏族是以凤凰为图腾的东夷族的一支,其后裔皋陶在尧舜时掌管刑法和司法。皋陶之子伯益掌管火种和驯养兽鸟,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而得姓嬴。伯益的后裔造父在周穆王时为驾车大夫,因在平定徐偃王之乱中立了大功,周穆王封造父在赵城,即今山西洪洞县北30里。造父子孙就以封邑名为氏。从此以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赵姓,造父是天下赵姓立姓之始祖,已有3000年的历史。

  周幽王时朝纲不正,周王昏庸,造父之七代孙叔带出奔晋国。晋献公封叔带的后裔赵夙于耿,即今山西河津东南,其子赵衰受封于原,即今河南济源西北。这一时期赵氏家族在晋国地位显赫,人丁兴旺。"天有不测之风云",在晋景公时赵氏家族遭受了一场横祸,全族被灭,只有一人漏网,即赵武。到晋平公12年(公元前546年)赵氏之冤才得以昭雪,赵武、赵鞅祖孙执掌晋国朝政大权,赵氏子孙又一次兴旺发达。当时赵氏的势力已达到山西太原与河南鹤壁之间的地区。公元前408年赵籍自称诸侯赵国,和魏、韩瓜分晋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传到11位国君,到公元前222年灭于秦国,从此以后,国人普遍使用赵姓。此时,赵姓的活动区域已经扩大到陕西东北、内蒙古河套地区、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

  第二支出自外族的改姓。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由于北方的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大批进入中原,赵姓随华北居民一起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和发展。宋朝是赵姓得以极大发展的重要和特殊的时期,经历东晋、隋唐的北方地区战乱,中原人群大量南迁之后,中国的人口和政治重心第一次由北方转移到南方。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了300多年的大宋皇朝。从此以后,赵姓遍布长江南北、岭南各地,成为全国主要的大姓。唐朝以后才出现北方赵姓中融入外族血液的事件,主要有北宋的西夏党项人、金国人、犹太人,清朝八旗著族改用赵姓。南方赵姓中融入外族基因发生在明清时期,重要的民族有苗、瑶、壮和云南的土著。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南北赵姓汉族了,尤其是长江以北地区此类同化要早于南方。
〖来源和演变〗


  汉族赵姓源出两大支:嬴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出自嬴姓。远祖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五帝"时代的金天氏少昊。少昊氏族是以凤凰为图腾的东夷族的一支,其后裔皋陶在尧舜时掌管刑法和司法。皋陶之子伯益掌管火种和驯养兽鸟,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而得姓嬴。伯益的后裔造父在周穆王时为驾车大夫,因在平定徐偃王之乱中立了大功,周穆王封造父在赵城,即今山西洪洞县北30里。造父子孙就以封邑名为氏。从此以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赵姓,造父是天下赵姓立姓之始祖,已有3000年的历史。

  周幽王时朝纲不正,周王昏庸,造父之七代孙叔带出奔晋国。晋献公封叔带的后裔赵夙于耿,即今山西河津东南,其子赵衰受封于原,即今河南济源西北。这一时期赵氏家族在晋国地位显赫,人丁兴旺。"天有不测之风云",在晋景公时赵氏家族遭受了一场横祸,全族被灭,只有一人漏网,即赵武。到晋平公12年(公元前546年)赵氏之冤才得以昭雪,赵武、赵鞅祖孙执掌晋国朝政大权,赵氏子孙又一次兴旺发达。当时赵氏的势力已达到山西太原与河南鹤壁之间的地区。公元前408年赵籍自称诸侯赵国,和魏、韩瓜分晋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传到11位国君,到公元前222年灭于秦国,从此以后,国人普遍使用赵姓。此时,赵姓的活动区域已经扩大到陕西东北、内蒙古河套地区、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

  第二支出自外族的改姓。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由于北方的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大批进入中原,赵姓随华北居民一起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和发展。宋朝是赵姓得以极大发展的重要和特殊的时期,经历东晋、隋唐的北方地区战乱,中原人群大量南迁之后,中国的人口和政治重心第一次由北方转移到南方。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了300多年的大宋皇朝。从此以后,赵姓遍布长江南北、岭南各地,成为全国主要的大姓。唐朝以后才出现北方赵姓中融入外族血液的事件,主要有北宋的西夏党项人、金国人、犹太人,清朝八旗著族改用赵姓。南方赵姓中融入外族基因发生在明清时期,重要的民族有苗、瑶、壮和云南的土著。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南北赵姓汉族了,尤其是长江以北地区此类同化要早于南方。


分享按钮